网站首页
毕业设计
论文选题
关于我们
管理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金融证券论文
法学论文
计算机论文
MBA硕士论文
艺术论文
财税论文
公共关系论文
理学论文
工学论文

幼儿教师自然教育观念与实践行为的个案研究

2022-02-12 09:46 1818 浏览

摘要 幼儿园自然教育不管是在个人层面还是社会层面上都能够带来积极的影响。在个人层面上,幼儿园自然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机会,加强了幼儿与自然的联系,培养了幼儿对自然的亲近和尊重,满足了幼儿对自然的需求,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在社会层面上,幼儿园自然教育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要实现这些目标,不仅需要教师重视自然教育的开展,树立正确的自然教育观念,还要求教师要以适合学龄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形式开展自然教育,有着恰当的教育教学实践行为。

以往对幼儿园自然教育的研究集中于现状调查,主要分析幼儿园自然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前有的幼儿园在自然教育领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独具特色。因此,本研究选取在自然教育领域积累了深厚经验的园所开展个案研究,从教师的自然教育观念及实践行为两方面入手,归纳总结个案园教师在这两方面的经验特点, 分析教师在实践行为中对观念的具体落实,并以此概括出影响幼儿园自然教育的因素,提出有关建议。

本研究通过对个案园教师的访谈,呈现了幼儿教师在自然教育观念方面的特点,这包括:自然教育是在自然环境中开展的教育;自然教育是“自然而然”的教育;自然教育对儿童的发展具有独特的意义。此外,通过实地观察,研究总结了幼儿教师自然教育实践行为方面的特点,并分析了其观念落实到实践行为中的具体路径。首先,教师在室内和户外均创设了极富生态性的自然环境,这是对“在自然环境中的教育”的具体落实;其次,教师在自然教育开展过程中的行为主要是基于密切观察的退后、自然的支持以及自然环境的开放使用,这是“自然而然”的教育观念在实践行为上的落实。研究根据以上结果,分析概括出了影响幼儿园自然教育的因素,这包括:自然教育理论知识,自然环境创设,基于观察的师幼互动以及对儿童的个性化支持。

最后,研究从两方面提出了提升幼儿园自然教育质量的有关建议。首先是创建一个具有多种自然元素的自然环境,其次是教师应积极发挥家庭的作用,让家庭成为同盟军。

关键词:自然教育;幼儿教师;教育观念;教育实践行为A case study of the natural education perception and practice behavior of preschool teachers


Major: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Postgraduate Pu Jin Yu Supervisor Yan Chao YunAbstract Natural education in kindergartens can have positive effects on both individual and social levels. At the individual level, natural education in kindergarten provides rich learning opportunities, strengthen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children and nature, fosters their affinity and respect for nature, meets their needs for nature, and better promotes their all-round development. On the social level, natural education in kindergarten lays a foundation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In order to achieve these goals, teachers should not only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natural education and establish the correct concept of natural education, but also require teachers to carry out natural education in a form suitable for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preschool children and have appropriate educational and teaching practices.

Previous studies on natural education in kindergartens focu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status quo, mainly analyzing the widespread problems in natural education in kindergartens. However, with the passage of time, some kindergartens have accumulated rich experience and uniqu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field of natural education. Therefore, this study selected have deep experience in the field of natural education conducted a case study of natural education from teachers' ideas and practice two aspects, summarizes case garden teachers in these two aspect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nalysis in practice to implement the concept of teachers, and to summarize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preschool education nature related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hrough interviews with case-school teachers, this research presen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eschool teachers’ conceptions of natural education, including: natural education is education carried out i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natural education is "natural" education, which hasunique significance for children's development. In addition, through field observations, the study summari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eschool teachers' natural education practice behaviors, and analyzed how their concepts are implemented in their practice behaviors.First of all, teachers create highly ecological natural environment both indoors and outdoors, which is the concrete implementation of "education in natural environment". Secondly, teachers' use of the outdoor environment is characterized by openness, flexibility and repetition. Teachers' behavior in the development of natural education is mainly to step back, observe and demonstrate. Teachers regard family as an important partner.The above three points a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natural education" in practical behaviors.

Finally, the study puts forward relevant recommendations from two aspects. The first is to create a natural environment with a variety of natural elements, and the second is that teachers should actively play the role of the family and make the family an ally.

Key words:Natural Education;Kindergarten Teachers;Perception of Education;

Educational practice目

摘要 I

ABSTRACT

1绪论 1

1.1研究缘起 1

1.1.1“自然缺失症”所引发的思考 1

1.1.2一些幼儿园自然教育理念的启发 2

1.1.3对幼儿教师自然教育观念与行为的思考 3

1.2研究意义 3

1.2.1理论意义 3

1.2.2实践意义 4

1.3核心概念界定 4

1.3.1幼儿园自然教育 4

1.3.2幼儿教师自然教育观念 4

1.3.3幼儿教师自然教育实践行为 5

1.4文献综述 5

1.4.1幼儿园自然教育的有关研究 5

1.4.2幼儿教师自然教育观念与行为的有关研究 10

1.4.3对已有文献的评述 13

2研究设计 15

2.1研究目的 15

2.2研究流程 15

2.3研究对象的选择 15

2.3.1个案园的基本情况 15

2.3.2幼儿教师的选择 17

2.4研究方法 17

2.4.1观察法 17

2.4.2访谈法 18

3幼儿教师自然教育观念特点 19

3.1自然教育是在自然环境中的教育 19

3.1.1自然且安全的环境是最适合的自然教育环境 20

3.1.2天然材料是最适合的自然教育材料 21

3.1.3当今社会环境要求在自然环境中开展教育 22

3.2自然教育是“自然而然”的教育 243.2.1教师的角色是观察者 25

3.2.2教师要在能力和意识上做好准备 27

3.2.3自然教育是有“边界”的 30

3.3自然教育对儿童的发展具有独特的意义 31

4幼儿教师自然教育实践行为特点——观念的落实 35

4.1观念的落实——自然教育是在自然环境中的教育 35

4.1.1使用各类自然元素创建一个“原生态的”户外自然环境 35

4.1.2户外自然环境的延伸——室内自然环境的创建 49

4.2观念的落实——自然教育是“自然而然”的教育 52

4.2.1教师基于密切观察的退后 53

4.2.2教师的自然支持 54

4.2.3自然环境的开放使用 57

5讨论与分析:幼儿园自然教育影响因素 60

5.1自然教育理论知识 61

5.2自然环境创设 63

5.3基于观察的师幼互动 65

5.4对儿童的个性化支持 67

6建议的提出 71

6.1创建一个具有多种自然元素的自然环境 71

6.2发挥家庭的作用,让家庭成为同盟军 73

7研究反思 77

参考文献 78

附录一 85

附录二 86

致谢 88



1绪论

1.1研究缘起

1.1.1“自然缺失症”所引发的思考

“自然缺失症”这一概念最初是由理查德·洛夫在其著作《林间最后的小孩》一书中所提出的。在书中,作者指出:越来越多的儿童将他们的时间花在室内或者是在缺乏自然多样性的贫瘠的户外空间中进行活动。与以往的儿童相比,当代儿童不受约束的在充满多样性、丰富性的自然环境下探索的自由受到严重的限制,而这一趋势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和扩散。1纵观我们当前的生活环境,街道、车道、高楼代替了森林、绿地,住房和开发项目的增加使得公共的活动空间进一步减少。不管是生活在城市还是乡村,儿童在自然中的体验和参与已经减少,他们自由探索自然的能力逐渐下降,自然活动的范围也在逐渐缩小, 并且转移到离家更近的地方进行活动。通过观察发现,最近一代的儿童是在与电子媒体互动的环境中成长的,或者是在贫乏的、过度结构化的、修剪整齐的社区和城市环境中长大的。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很多,电脑、游戏机和电视的使用越来越多,这阻止了幼儿踏出家门;由于交通流量的增加以及担心陌生人的身体虐待和人身攻击而引起的对安全的担忧,加上父母的工作安排等又进一步限制了儿童在户外探索的自由;此外,儿童友好的、适合儿童进行户外活动的场地的急剧缩减也是原因之一。2与前几代人相比,当代儿童缺乏与大自然的接触,因此“自然缺失症”这一“现代病”的出现不足为奇。

有研究指出,缺少与自然的接触对儿童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比如注意力不集中, 创造性、好奇心、问题解决能力等水平较低,以及长期的久坐带来一系列健康问题。3同时,研究者们也指出,与自然环境接触的益处在人类一出生时就已经显现。婴儿和学步儿在探索实践和使用自然材料的过程中,身体发展得更健康,更有弹性。学前儿童在与自然环境的互动中更好地促进其核心技能的发展,包括问题解决能力和推理能力,创造力,好奇心,对风险的认识,自我调节以及社会和情感学习。4因此,为了使幼儿达到身体以及认知等各方面的最佳的水平,应该加大他们在户外自然环境中自由探索的机会,而幼儿园作为当前社会背景下促进儿童发展学习的主要场所之一,以恰当的方式开展自然教育能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

根据《2018 年自然教育行业报告》的数据显示,自 2010 年起,自然教育机构的数量逐年上升,并在 2015 年出现了跳跃式的发展。5这表明,不管是教育工作者还是家长,都

意识到了自然教育的重要性,他们在积极地为儿童提供各种机会以增加他们与自然环境的接触。在自然教育如火如荼开展地当下,笔者从幼儿教师这一自然教育开展过程中的核心力量入手,探讨其自然教育观念及实践行为何如,分析总结有用经验,以期能加大园所及教师对自然教育的重视,逐步转变其传统的自然教育观念,进而以更恰当的方式开展幼儿园自然教育,实现自然教育的目标。


1.1.2一些幼儿园自然教育理念的启发

森林幼儿园的概念最初来源于一些想让自己的孩子体验自己童年经历的父母。当代儿童在户外自然环境中的自然体验和自由玩耍都是较为罕见的,然而当他们的父母在回想起自己的童年时,经常会想到和其他孩子在充满野趣的环境中一起爬树、闲逛和挖“宝藏” 等自然经历,因此森林幼儿园诞生了。森林幼儿园里的儿童在不同的天气条件下都可以待在户外,他们可以直接体验季节的变化,儿童每天在户外识别自然、进行体育活动、自由游戏或开展环境教育。在森林幼儿园,高结构的、制作好的游戏材料很少,教师鼓励儿童玩他们在森林里找到的自然材料,这促进了他们生活技能的提升,增强了幼儿的沟通能力和自信。此外,森林幼儿园利用自然环境,让儿童参与一系列以游戏为中心的学习活动, 比如建造房屋、使用各种工具等,以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信、自我激励和自尊。

除了受到森林幼儿园的启发外,华德福教育理念也引发了笔者的思考。华德福教育的创始人鲁道夫·斯坦纳从自然主义的视角提出自身的教育理论,并依据人智学这一哲学基础在德国创办了第一所华德福学校,华德福教育认为人的成长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需要遵循自然界的规律。6这一理念体现在华德福教育的方方面面,比如华德福学校的选址通常位于自然环境优美的地方,学校里所使用的材料体现着原始、自然、朴素的特点,在学校很少能见到人工的、精加工的、塑料的、合成的产品。此外,华德福学校注重依据季节、自然的变化开展教育活动,注重幼儿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注重儿童的生长发展顺应自然的变化和更替,华德福教育反对强加的、外在的、应试的教育,强调教育应该顺应幼儿身体、心灵以及精神三方面的发展规律,并促进这三者的平衡、协调。7

不管是森林幼儿园在全球的迅猛发展,还是华德福教育理念在全球范围内所获得的广泛认可,这都表明幼儿园自然教育对儿童的发展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森林幼儿园鼓励幼儿在自然环境下自由探索和活动的教育理念以及闪烁着自然教育思想光辉的华德福教育理念,都引发笔者对于幼儿园自然教育的关注和思考。

由于当前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逐步改变,幼儿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幼儿园里度过的。因此,幼儿教师作为儿童学习与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人物,教师的自然教

育观念是否自然,实践行为是否自然,幼儿园自然环境是否自然等成为影响幼儿园自然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探寻了解幼儿教师对自然教育的理解,观察幼儿教师的自然教育实践行为,分析教师在实践行为中如何对观念进一步落实,并概括出值得借鉴的经验和闪光点,分析出幼儿园自然教育的影响因素,不仅能够帮助各类园所正确把握幼儿园自然教育的内涵,同时对于提升教育者自身素养,改善自身实践都有一定意义。


1.1.3对幼儿教师自然教育观念与行为的思考

笔者通过对教师的非正式访谈发现,当询问到教师对自然教育的看法时,他们普遍认为:自然教育的开展应该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然的环境,加强幼儿与自然的接触,让其在更加真实的、自然的环境中取材、探索和游戏,应该保证幼儿充分的户外自由活动时间,最好是能在充满自然元素的户外空间中活动。此外,通过实地观察也发现,当前一些幼儿园的室外场地有着丰富的自然元素,比如沙、小动物、可采摘的植物等,教师投放的各类游戏材料也从以前的塑料制品逐渐更换为更为自然的木制品、竹制品,教师开展自然教育的形式丰富多样,比如利用幼儿园的天然地理优势和自然环境开展“森林夺宝”游戏,利用园所的空地开展种植、养殖活动,或创建出沙区、泥区等自然活动区域。这些开展形式与以前将幼儿园自然教育等同于在室内的植物课、动物课、手工课、绘画课、自然保护教育, 或是运用简单的自然材料开展一堂教师主导的集教课相比,早已有了很大的改观。

然而以往对幼儿园自然教育的研究集中于现状调查,主要分析幼儿园自然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前有的幼儿园在自然教育领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独具特色。基于对以上这些转变的思考,笔者认为有必要选择一所在自然教育领域形成了自身特色的园所开展全面研究,深入探寻教师的自然教育观念,观察教师的自然教育实践行为,分析园所教师如何在其实践行为中践行自身观念,并以此为基础,总结影响幼儿园自然教育的因素,在真实反映现状的同时为广大一线幼儿教师提供改进的方向和实用建议。


1.2研究意义

1.2.1理论意义

本研究聚焦于幼儿园自然教育领域,从幼儿教师自然教育观念和实践行为两方面入手,探索现状,总结有用经验,分析影响因素并提出有关建议。这不仅可以丰富教育学门类下幼儿园自然教育的研究内容,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为幼儿园自然教育的开展提供新思路,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会给建筑类、园林园艺类等学科类别的研究者带去一些思考,为以后设计和改善幼儿园环境、建设更好的适合幼儿的自然环境提供参考意见和理论依据。此外,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加剧,城市绿地的减少,地球生态环境的逐步恶化, 导致幼儿自然环境经验的缺失。因此,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希望本研究能唤起人们对儿童“自然缺失症”的重视,并引发幼儿教师以及研究者对幼儿园自然教育的思考。

1.2.2实践意义

幼儿园自然教育不管是在个人层面还是社会层面上都能够带来积极的影响。在个人层面上,幼儿园自然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机会,加强了幼儿与自然的联系,培养了幼儿对自然的亲近和尊重,满足了幼儿对自然的需求,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在社会层面上,幼儿园自然教育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本研究分析总结个案园在自然教育领域的有效经验,概括影响幼儿园自然教育的有关因素,以给其他园所提供提升幼儿园自然教育质量的借鉴路径。本研究希望能促进各园所对自然教育的重视,帮助园所提高教师的自然教育专业素养,推动幼儿园高效利用园所以及园所周边的自然环境,鼓励园所以恰当的形式开展自然教育,进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1.3核心概念界定

1.3.1幼儿园自然教育

本研究考虑到学前儿童发展的特殊性,将幼儿园自然教育界定为:以真实的自然环境为背景,以自然主义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幼儿在自然环境中的真实体验为出发点,顺应幼儿的发展规律及天性,不断加强幼儿与自然的联系,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亲近感和尊重, 帮助幼儿了解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树立积极的环境理念,发展基本的问题解决的技能,同时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科学活动。

本研究中所定义的幼儿园自然教育包括两个关键要素:①在自然环境中的教育。即在真实的自然环境中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及利用自然材料、自然元素所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本研究中的自然教育强调幼儿在自然环境中的积极体验,幼儿在自然环境中的亲身经历,实地领会,侧重于培养幼儿对自然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②顺应自然的教育。即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要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顺应幼儿的天性,以幼儿直接感知到的问题为出发点,着眼于幼儿的“最近发展区”。


1.3.2幼儿教师自然教育观念

“观念”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对某一事物、现象的看法和总体认识。教师教育观念是指教师在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在日常生活、教育教学实践以及专业理论学习中,基于对学生发展特征和教育活动规律的主观性认识而形成的对教育的个体性看法。8而幼儿教师教育观念是指幼儿教师所持有的对于教育实践中的幼儿、课程及自身职业角色的认识和看法。9本研究中的幼儿教师自然教育观念是指幼儿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形成的对自然教育的整体看法和总体认识。幼儿教师对自然教育的看法主要分为三方面的内容:自然教育的定义及内涵,自然教育的实施与开展,自然教育评价。


1.3.3幼儿教师自然教育实践行为

“行为”是指为实现某种目的而具体实施的活动,既包括外显的、可观察的行为,也包括内隐的心理活动。“教育行为”是指“教育者以其内部活动和外部活动为中介与幼儿间的相互作用。内部活动即心理活动,也就是思考的过程;而外部活动是心理活动的外化形式。”10本研究中所指的幼儿教师自然教育实践行为是指幼儿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所体现出的与自然教育有关的教学行为和心理活动。这其中包括能够被直接观察到的外显的行为活动,也包含需要结合实际案例并通过访谈等方式才能了解到的内隐的心理活动过程。具体而言,观察将包括幼儿教师的外显行为、支持及引导的策略、方式方法以及心理活动等。


1.4文献综述

1.4.1幼儿园自然教育的有关研究

1.4.1.1自然及自然教育的定义及内涵

“自然”(nature)一词在不同的词典中有不同的释义。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对“自然”的解释为:存在于宇宙中的万物;人或动物表现出来的天性;事物的本质特征;自然存在的方式。11《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自然”一词的解释是:自然界;自由发展;理所当然。12《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中对“自然”的释义为:自然界;自然观;天然的自然;社会的自然。13除词典中的释义外,众多教育学者也对“自然”进行了解读。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是指具有运动源泉的事物(自然存在物)之本质、本性、天性。”14 并认为“自然”具有七种含义,在这七种含义之中,他认为“本性”是自然最主要的意义。夸美纽斯则认为:“自然包含自然界及其普遍法则和人与生俱来的天性。”15在我国,“自然”是道家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道”即自然,是事物的本性,自然之道与生命密不可分。16从各类词典以及教育学者对“自然”一词的释义来看,对“自然”一词的理解主要有两类:物质的自然和精神的自然。物质的自然即存在于人类周围的自然环境,精神的自然即万事万物的本性、本质。与对“自然”一词的理解一脉相承的是不同学者对“自然教育”一词的解释。

夸美纽斯是第一位将自然教育进行专门论述的学者。他在其著作《大教学论》中指出:


“旧学校的最大弊病是违背自然,用无用的知识填满学生头脑,造成儿童学习时间和精力的极大浪费。”17夸美纽斯认为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界的秩序,并依据人的本性和发展规律开展。除了夸美纽斯外,另一位详细论述了自然教育思想的是卢梭。卢梭在其著作《爱弥儿:论教育》中详细阐述了其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卢梭认为:“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一旦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18这充分地体现了“自然”在他思想中的重要地位。他认为教育应该要顺应儿童的本性、天性,顺应儿童的兴趣,将事物的教育、人的教育与自然的教育结合起来,培养“自然人”。此外,卢梭还呼吁应在自然的环境之中, 在大自然的怀抱之中进行教育,而不是在人造的、结构化的环境中开展教育。被誉为“幼儿教育之父”的德国著名教育家福禄贝尔在其著作《人的教育》中也阐述了自然教育的思想。福禄贝尔强调教育应在真实的自然环境之中展开,他建议“至少每周一次带领幼儿到野外去,让他们仔细观察与理解自然向他们展示的景色”。19福禄贝尔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Kindergarten),并将其称为儿童的花园,在这样一所“花园”里,幼儿与自然为伴,从大自然中学习,获得成长。从福禄贝尔对幼儿园(Kindergarten)的解释中可以看到自然环境在幼儿成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种顺应幼儿天性、在真实的自然环境之中开展教育活动的思想在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也有体现。杜威强调应“从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从做中学”主张从经验中积累知识, 从实际操作中学习,要求学生运用自己的感官亲自接触具体的事物,通过思考,最后亲自解决问题。20将杜威的教育思想与自然教育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二者都强调自然体验和实际动手操作的重要性。师承杜威的陶行知先生在其生活教育理论中提出了“生活即教育” 这一观点,陶行知先生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与自然教育的理念也有相同之处,二者都强调教育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教育要走到生活中去,要增加学生亲自动手、观察、体验的机会,“更好地联系生活来教育,通过生活来教育。”21-22除了生活教育理论外,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理论也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并认为应该在“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

从上述对“自然”的解释、对“自然教育”的解释以及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中可以看到, 理想的自然教育首先应顺应人的天性、本性,遵从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其次,自然教育的开展应在真实的、基于自然的环境之中进行,要能从自然环境之中取材,在自然环境之中探究,从做中学,以在自然环境之中的积极体验为基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4.1.2幼儿园自然教育的定义及内涵

当代许多学者在秉承前人教育理念、思想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幼儿园自然教育的开展情况进行了研究,并对有关概念进行了界定。路晨在其博士论文《学前自然主义课程研究》中提到学前自然主义课程应包括三个理念:顺应儿童天性、以自然为师、追求儿童的幸福。23徐洁薇在其硕士论文中将自然主义教育定义为:“教育者充分利用教育资源,顺应儿童天性,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教育。”24阳思思在其硕士论文中对亲自然教育这一概念进行了界定:“一种顺应儿童天性发展,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它在大自然的环境中展开,鼓励幼儿亲近自然,走进自然的怀抱。”25刘凤梅在其硕士论文中将亲自然教育界定为:“以自然环境为背景,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手段,让儿童亲近自然,融入自然,实现与大自然的有效联结,从而维护儿童身心健康发展。”26岳伟等人将自然体验教育界定为:“以自然为场所,通过有目的、系统的体验性活动方式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从而习得综合性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并与自然建立情感联系的教育形式。”27任高茹在其文章中对自然体验式教育这一概念进行了说明:“自然体验式教育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使儿童融入到自然环境中,通过儿童与自然的接触与体验,实现儿童对自然信息的有效学习与发展自我的教育过程。”28谷婧将自然体验教育界定为:“自然体验教育是指以体验的方式引导儿童或者成人对大自然进行接触、观察和探索的活动,通过引导儿童感受自然界的美好与奇妙,激发对自然界和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喜欢动植物、亲近大自然、关心环境的积极情感。”从以上学者对自然教育、自然主义教育、自然体验教育等概念的定义以及类型的划分中可以看到,幼儿园自然教育应是以真实的自然环境为背景,以自然材料为基础,顺应儿童天性、本性、发展规律的教育教学活动。

在西方国家中,“自然教育”(Natural Education)这个词的使用频率并不高,更多的使用环境教育、科学教育、自然游戏及学习、地方本位教育等概念,这些概念与国内的自然教育概念有重叠和平行。以“环境教育”一词为例,“环境教育(Environmental Education)的目标是培养一个认识和关心环境及其有关问题的世界人口,使他们具有知识、技能、态度、动机和决心,为解决当前的问题和预防新的问题而单独地或共同地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31-32北美环境教育协会对环境教育的界定是:“关于儿童与成人应该怎

样了解与探索环境,并针对环境保护制定出明智且有据可依的政策的教育。”33也有研究者从不同的价值取向上对环境教育进行了划分,将环境教育划分为三类:“环境教育作为一种教育过程;环境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的手段或途径;环境教育作为一门教育科学。”并认为幼儿园环境教育存在三种不同的目标取向:以自然体验为取向,以环境问题解决为取向,以环境行为养成为取向。从国内外学者对于环境教育的定义来看,幼儿园环境教育的目的在于加强幼儿与自然的联系,培养幼儿对自然的亲近感和尊重,使他们了解自然,进而出于本心的保护自然。将幼儿园自然教育与幼儿园环境教育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二者的异同。二者的相似之处在于,都强调在真实地自然环境之中开展各类教育教学活动,而不同之处在于,幼儿园环境教育更强调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良好的环境行为习惯的养成,指向的目标更为明确具体; 而幼儿园自然教育的目标指向更为全面广泛,即幼儿在与自然环境的互动之中积累经验, 实现全面发展。虽然从目标上看,幼儿园环境教育是幼儿园自然教育的下位概念,但从实质上看,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在幼儿园自然教育的过程中,幼儿通过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发展着他们将终生受用的各类经验、品质和技能。如好奇心,问题解决能力,自尊、自信的建立,探索性的精神,敢于冒险,健康的体质等。35-36这些品质和技能是幼儿早期学习的基础,也是幼儿园自然教育所要实现的“全面发展”的目标。

因此,结合上述幼儿园自然教育、幼儿园环境教育的有关概念和内涵,本研究考虑到学前儿童发展的特殊性,将幼儿园自然教育界定为以真实的自然环境为背景,以自然主义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幼儿在自然环境中的真实体验为出发点,顺应幼儿的发展规律及天性, 不断加强幼儿与自然的联系,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亲近感和尊重,帮助幼儿了解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树立积极的环境理念,发展基本的问题解决的技能,同时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科学活动。

幼儿园自然教育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它不仅包括与自然世界有关的各类知识,技能的培养和积累,还包括对自然世界的情绪情感的养成。幼儿园自然教育不仅是一个认知的过程,情绪情感以及一些相关技能在实现幼儿园自然教育目标的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4.1.3幼儿园自然教育的现状

许多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幼儿园自然教育的开展情况进行了研究。宫盛花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全国 15 个省、两个直辖市以及香港共 175 个城市的幼儿园自然教育理念及其实践现状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班额大小、幼儿园性质、教师自身的条件(事业编制、教师资格证、工资待遇等)等因素对幼儿园自然教育观念的理解、目标的制定、实际的开展以及评价等各方面均有影响,宫盛花在分析研究结果的基础上,从国家层面,教育制度层面、幼儿园教师职业层面提出了建议。37翟蕊蕊等人以烟台市三所混龄幼儿园为例, 对其自然教育开展情况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在环境创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脱离真实自然,“形式主义”,活动空间设计不合理,活动材料投放缺乏计划;在师幼互动、同伴互动中存在的问题有:不同年龄幼儿之间的假性互动,教师行为无准则。根据以上调查结果,提出的建议有:环境创设自由化,提升幼儿教师素养,改变教学模式。38刘凤梅以信阳市五所幼儿园为例,对其“亲自然”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在环境创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幼儿园整体规划设计不足,绿化不足等问题;在亲自然课程方面,存在的问题有:目标定位片面,缺乏整体性和全面性,内容单一,各领域缺乏平衡等问题。研究最后提出了建议:室内外空间相互渗透,运用自然环保材料,课程追随幼儿的兴趣需要等。39唐海燕认为,当前幼儿园把“亲自然课程等同于植物课程, 强调儿童对动植物的认知,而忽视了儿童情感、能力以及学习品质的培养;幼儿园亲自然课程远离儿童的实际生活,忽视儿童对实际生活探索的需求和欲望。”40罗晓红基于自然教育的视角,提出了建设自然教育园本课程的一些建议和策略:“基于这样一种自然教育理念,我们从教育环境自然化、教学活动自然化、和师幼互动自然化入手,通过幼儿园的环境支持,教研支持和培训支持三个方面来支持园本课程建设。”41陶双骥基于教育生态学的视野提出了幼儿园自然教育活动组织的策略,为了更好地开展幼儿园自然教育,他认为首先应该梳理可用的自然资源,并依据这些自然资源的特性分析开展自然活动的特点和方法,最终整合资源,生成合乎幼儿需要的主题活动。42李戈从幼儿园种植园地入手,对西安市幼儿园种植园地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介绍了自然教育理念在种植园地中的体现和应用,并从空间布局、建设过程、后续维护几个方面提出了建议。43卓靓婷对如何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开展自然教育进行了探索,从材料的投放以及教师的活动指导两方面提出了建议。44岳伟45、魏志勇等研究者指出,“自然体验教育在中国开展缺少的不是优越的自然教育资源和硬件设施,而是缺少先进的教育理念,缺少一大批专注于自然教育研究的专家、高素质的自然教育师资队伍和众多有特色高质量的自然教育课程体系。”46

总结以上研究,当前幼儿园自然教育存在的问题集中于两方面,一是幼儿园自然环境贫乏,二是高素质的幼儿园自然教育师资队伍的缺乏。同时可以看到,以往的研究着眼于“问题的发现”,但当前有的幼儿园开展的自然教育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且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这种改变既体现在物质层面,也体现在了精神层面。在物质层面,他们注重环境, 特别是自然环境的打造。园所为幼儿提供多样的自然材料,创设以自然环境为背景的活动区。在精神层面,教师意识到自然教育的重要价值,鼓励幼儿与自然直接接触,鼓励幼儿从自然中取材,在自然环境中探究,树立起了正确的自然教育观念。要提升幼儿园自然教育的质量,除了发现问题,还应总结优秀园所的经验,以提供参考、借鉴、学习的榜样。因此,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的形式,选取在自然教育领域具有自身特色的园所,从幼儿教师自然教育观念与实践行为入手,与个案园教师共同对园所的自然教育开展评价,分析总结特点,以给其他园所带去思考和借鉴。


1.4.2幼儿教师自然教育观念与行为的有关研究

1.4.2.1幼儿教师教育观念的有关研究

对幼儿教师教育观念的研究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从理论的角度对幼儿教师教育观念进行内涵分析,二是结合具体的教育领域对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念进行调查研究。

从理论的角度对幼儿教师教育观念进行分析主要是对教师教育观念本身的定义、内涵、结构组成和意义等方面进行探索。易凌云、庞丽娟认为,教师教育观念是指教师在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在日常生活、教育教学实践以及专业理论学习中,基于对学生发展特征和教育活动规律的主观性认识而形成的对教育的个体性看法,这些看法直接影响对教育问题的判断以及自身的教育实践行为;并将教育观念分为外显性的教育观念和缄默性的教育观念,外显性的教育观念即能够明确表述出的、能用语言清晰表达的自身对教育的认识和看法,缄默性的教育观念即内隐的心理过程、心理活动,可以通过结合教师的外在行为对教师进行访谈而了解教师缄默的教育观念。47同时,作者还指出,教育观念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可以从横向和纵向的角度进行分析。从横向的角度来说,教师教育观念可分为三部分:对抽象的教育因素或关系的看法,对具体的教育客体的看法,对实际的教育主体的看法。从纵向的角度来说,教师教育观念不仅有核心观念、中间观念和边缘观念之分, 同时也有水平高低之分。王颖等人在结合他人对“教师教育观念”这个概念界定的基础上,认为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观念是指“幼儿教师所持有的对于教育实践中的幼儿、课程及自身职业角色的认识和看法。”并认为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念由儿童观、课程观和教师观构成,其中课程观是中间变量。幼儿教师教育观念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可以从不同的维度、不同的角度去解释和定义。从定义和内涵上说,幼儿教师教育观念是指教师对于教育活动的主观性的认识,而这种认识既是基于自身的教育实践,也会影响今后的教育实践。从构成成分上说,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念既包括可以直接说出的观念,也包括无法说出的缄默性观念。以上的学者主要从整体的、理论的角度对教师教育观念进行了论述,其他学者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 着重探讨了某一具体领域下幼儿教师教育观念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孟岩自编问卷对幼儿教师缄默游戏观进行了调查研究,将问卷分为三个维度:游戏的本质、游戏的特征和游戏与教学的关系。并将问卷的结构与幼儿教师的游戏指导行为进行了相关分析。50符洁采用质的研究方法,通过访谈和现场观察对幼儿教师的教学成功观进行了研究,研究选取了两位新手教师、两位老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完整呈现了不同教师的教学成功观,总结分析了幼儿教师教学成功观的特点,并就影响因素进行了追溯和分析。

51高潇怡采用问卷、访谈和观察的形式,对幼儿教师的儿童学习观进行了调查,分别从儿

童学习的目标、内容、过程和对儿童学习本质的认识这几方面入手,对幼儿教师的儿童学习观进行了分类。52赵嫚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选取具有丰富信息的个案,对该个案幼儿教师的美术教育观念进行了研究。研究通过观察、访谈的方式探寻该幼儿教师的美术教育观念,并将幼儿教师美术教育观念的转变分为了三个阶段,分析了观念转变的原因及影响因素。53

可以看到,在全面考察或就某一具体领域考察幼儿教师教育观念时,既可以采用质性的方式,也可以选用量化和质性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不管是从理论的角度对幼儿教师教育观念进行研究,还是从实践的角度进行调查,可以发现,“幼儿教师教育观念”这一概念有着不同的层次和不同的类别,既有能明确说出的外显的教育观念,也有无法言说的内隐的教育观念。而对某一具体的领域进行观念调查时,可依据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逐一开展研究。基于此,本研究在探讨幼儿教师自然教育观念时,既会从显性的角度,即教师能够明确表达的想法,也会从隐性的角度,即隐含在实践行为中的、“背后的”考虑, 去全面挖掘、探寻教师的自然教育观念,以期深度反映个案园教师自然教育观念的特色。


1.4.2.2幼儿教师教育行为的有关研究

教育行为是指“置于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一切中介的总和。”更具体的说,对教育行为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教育行为既包括外部行为,也包括内部行为。外部行为即能用肉眼观察到的或是测量出的与教育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内部行为即教育者针对教育对象所进行的思考、分析、思维加工等内部心理活动。狭义的教育行为主要指外显的外部行为。不管是从狭义还是广义上去理解教师的教育行为,都应该意识到教师的教育行为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包括内在体验过程与外部表现过程的连续体,具有内隐和外显的双重特性。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说,本研究主要从广义上去探究幼儿教师的教育行为。

高潇怡等学者采用质性和量化结合的方式,对幼儿教师在幼儿学习过程中的教育行为开展了研究,他们认为,对于教师教育行为的研究可以从“教师与儿童互动中的表现、教师对真身行为的解释、教师行为的特定情境和结果”这几方面进行考察。56孙悦采用个案研究的形式,以一位新手幼儿教师为研究对象,探寻新手幼儿教师观念向教育行为的转化问题。研究通过观察了解幼儿教师的行为,并就行为背后的意图和想法进行深入访谈,揭示观念到教育行为转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李春会运用叙事研究的方法,深入到一位幼儿教师的生活和工作之中,探讨幼儿教师教育观念与教育教学行为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从而提出缩小教育观念与教育实践行为差异的建议。58仵金红就幼儿同伴冲突中教师教育行为进行了个案研究,研究主要通过非参与式观察总结教师教育行为,通过访谈归纳教师的教育观念以及自身认为的影响教育行为的因素,最后对比分析教师教育行为、教育观念及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从以上学者的研究中可以发现,对幼儿教师教育行为的研究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对幼儿教师的教育行为进行现状调查,二是对幼儿教师的教育行为进行分类,三是对幼儿教师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之间的关系、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本研究在借鉴前人经验和方法的基础上,对幼儿教师自然教育实践行为进行探讨时,首先通过观察详细记录幼儿教师在自然教育中的行为,并依据所观察到的现象对幼儿教师进行访谈,了解教师行为背后的缘由,并概括出个案园教师行为特点,最后将其教育行为与其观念进行对比,以期展示观念与实践行为之间的匹配性。


1.4.2.3幼儿教师自然教育观念与实践行为的有关研究

岳伟,徐凤雏认为要实现幼儿园自然教育的目标,幼儿教师作为桥梁,首先需要正确理解幼儿园自然教育的意义和作用,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自然教育教学观念,给幼儿提供充分地与自然环境接触的机会,将自然教育的场所转移到自然环境之中,以幼儿为中心并追随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在自然教育实际教学过程中实现跨学科、多领域的整合,逐渐形成富有特色的自然教育园本课程。国外学者 Titman W 以及北美环境教育协会概括了影响幼儿园自然教育的因素,其中幼儿园自然教育理念、目标确立得是否合理,园所是否在实践层面上体现着它所宣传的理念,幼儿教师是否清楚地理解这些理念和目的,幼儿教师能否综合所有要素计划并且实施高质量的、发展适宜性的幼儿园自然教育活动,以及幼儿教师对幼儿园自然环境的评价、价值观和态度等,对幼儿园自然教育目标的实现有相当大的影响。61-62

刘凤梅63、曹长红64、王晓芳65、王莉66等人对当前幼儿园自然教育开展过程中教师的教育观念及教育教学行为进行研究后发现,幼儿教师对于自然教育的内涵理解得很片面, 通常认为自然教育即在自然环境中的教育,即“字面”意思上的自然教育定义;其次,幼儿园自然教育的组织形式较为单一,主要以种植活动,养殖活动为主,幼儿在自然环境中的自由探索和发现的机会缺乏;再者,教师不能够根据幼儿的特点制定适宜的幼儿园自然教育的目标,不能够充分的挖掘可实施的幼儿园自然教育的内容和素材,所选择的内容及题材远离幼儿的实际生活;教师难以将幼儿园自然教育理念融入进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难以实现多领域、跨学科的整合,许多幼儿园自然教育开展的主要场所是教室,而不是自然环境中。

从已有研究中可以看到,不管是教师的自然教育观念,还是具体的自然教育实践行为是影响幼儿园自然教育的重要因素,是促进幼儿园自然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而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行为作为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组成部分,于光远认为,“对关于人的素质或素养问题的认识,比较有效的方式就是紧扣素质或素养的主体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职业角色及其活动过程的特征进行考察。”67因此,本研究通过实地访谈和观察,全面探寻个案园教师自然教育观念、自然教育实践行为,并与个案园教师共同反思、解释和评价,建构出个案园教师在自然教育方面的特点,总结出有用经验,并分析影响幼儿园自然教育的有关因素,从而提出实用建议。


1.4.3对已有文献的评述

身为自然之友会长的国内知名学者梁从诫老师说过:“没有孩子生来不爱树林、池塘、草地,不爱野花和小鸟,如果他们漠然,那是现代都市生活对童心的歪曲,应让孩子们到自然中去亲近大地,带领他们在自然里做游戏,体验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自然本身原来应有的和谐与平衡,这不仅是为了环境教育,也是对智能心灵的抚爱和陶冶。”68卢梭在

《爱弥儿》中提出“自然教育”,即一种倡导以自然环境为背景,以自然界中的天然有机元素为媒介,利用儿童天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性,让儿童融入大自然,在自然环境下逐渐形成适合社会发展的、有效的逻辑思维的教育方式。69夸美纽斯在其著作《母育学校》中写道:“要经常带儿童到田野、林间、河边,任由他们看树木、看花草、看一切美好的事物。”

70《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科学领域的目标之一是“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

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在内容与要求中还强调“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71要实现上述目标,首先需要教师意识到自然教育的重要性,树立起恰当的自然教育观念,进而在自身的实践行为中践行自己的观念:为幼儿创设适宜的户外自然环境,投放合适的自然材料,并与幼儿进行有效的师幼互动。以实现自然教育观念与实践行为的高度匹配,

以往对幼儿园自然教育的研究集中于现状调查,主要分析幼儿园自然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比如,幼儿园自然环境较差,幼儿的亲自然性得不到满足,家庭参与度低,幼儿教师在自然教育方面缺乏支持和引导的策略、自然教育观念有误和知识薄弱等问题。但是, 与以往的幼儿园自然教育相比,当前有的幼儿园通过自身不断地反思、教研和改革,其自然教育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而这些改变、特色不仅体现于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等幼儿教师专业素养之中,同时也体现在了园所自然环境的创设、改建这一物质层面。

因此,本研究采用目的性抽样,选取在自然教育领域得到大家所认可的,获得一致好评的园所进行深入研究。从幼儿教师自然教育观念及教育实践行为入手,着重分析探讨个案园在这两方面所呈现的特色,一方面改变大众对幼儿园自然教育的传统看法,另一方面也给其他园所带去参考和借鉴。

2研究设计

2.1研究目的

本研究选取幼儿园自然环境丰富且幼儿有大量时间与自然接触的园所开展个案研究,旨在探寻该园教师在自然教育领域的具体情况,这包括教师的自然教育观念以及自然教育实践行为。并以此为基础,同个案园教师共同开展自然教育评价,总结个案园教师在自然教育观念、实践行为方面的特点及有用经验,分析幼儿教师如何在其实践行为中落实并体现其自然教育观念,进而概括出影响幼儿园自然教育的有关因素,并提出提升和改进策略。

基于以上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欲探讨以下研究问题:(1)幼儿教师自然教育观念呈现出什么特点?(2)幼儿教师如何在其实践行为中落实其自然教育观念?(3)幼儿园自然教育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2.2研究流程

本研究的具体研究流程是:在正式开展研究前,用两个周的时间到园所熟悉环境,了解基本情况。在这两周的时间里,研究者通过观察与非正式访谈,确定好研究对象。在正式进入所要观察的第一位教师的班级之前,用了三天的时间与班级的主班老师、助理老师和幼儿建立良好的关系,并向班级老师询问所要遵循的一些要求,在明确说明本研究的目的和研究方法后,得到班级教师的同意和许可后,进入班级进行研究。

每个班级进行为期三周的观察,每日结束时研究者与班级教师共同进行回顾、总结和评价。研究者根据自身的研究目的以及所观察到的自然教育现象对教师进行访谈,以了解教师自然教育实践行为背后的一些考虑和想法,探寻教师当时的心理活动。在三周的观察结束时,运用事先拟定好的访谈提纲对教师进行半结构式的正式访谈,了解教师“显性的”自然教育观念。

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及时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将分析出的自然教育现状特点及时反馈给研究对象,以保证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在研究的最后, 研究者将总结出的最终的研究结果反馈给幼儿教师,让其对研究结果进行评价, 通过共同探讨,进一步达成共识,形成研究报告。


2.3研究对象的选择

2.3.1个案园的基本情况

个案园的教育理念以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为基础,形成了充满自然教育色彩的、独具特色的理念:1.“万物皆有时”。幼儿的发展与大自然及宇宙的规律息息相关,只有顺应自然、顺应万事万物规律的教育,才能使得幼儿得到完善的发展。2.“亲近自然,滋养身心”。大自然具有无限的可能性,是最好的教育资源,大自然没有预设,因此,幼儿向大自然学习可以超越成人世界给他们的限制, 大自然也是滋养身心健康的最佳环境,教育要注重幼儿与自然的链接。3.“感官体验,艺术滋养”。幼儿主要是通过感官来建立与自己、与世界的链接——用整个身体来思考。健康而丰富的实际体验是幼儿认识自我,发展自我,表达自我, 同时协调自我与环境关系的关键。4.“玩耍天性,自主创造”。玩耍是幼儿对他所学习、吸收、体验、感受到的一切进行模仿、内化、创造、表达的过程,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基于以上的教育理念,个案园创建了极富生态性、自然性的园所环境。园里共有八个班级,每个班级都拥有自己的户外庭院,庭院内种植着各种花卉、草本、灌木、树木等植物,地面铺装材质以原石为主,沙地、硬化地面为辅。沙区投放了锅碗瓢盆等与幼儿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游戏材料,这类材料均是由竹子或木头等天然材质打磨制成;在其他区域,有木架,木板、木墩等自然材料。庭院是幼儿进行与自然接触的主要场所,幼儿能够就地取材,利用庭院内的各种植物、水、沙等自然材料进行游戏。在室内,没有划分各类游戏区,幼儿可以自行选择各类游戏材料在各个地点进行游戏。室内的游戏材料有布匹、弯板、锅碗瓢盆、木架子、松果等,均是木制的或直接取自大自然。室内外没有投放塑料材质的玩具, 也没有多媒体等电子产品,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自由的、自然的、真实的空间。在教育活动的开展方面,个案园也践行着自然教育的理念。个案园的特色活动有在户外自然环境中的自由玩耍、蜂蜡造型、木工活动、远足等。图 2.1、2.2 是个案园室外环境的创设,图 2.3 是个案园室内环境的创设。

可以看到,个案园在教育理念、环境创设以及教育教学活动方面都表现出了鲜明的自然教育特色。个案园从创园到今天,经过多年的不断反思和发展,在自然教育领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及实践经验。个案研究要求研究对象具有丰富的信息,而且笔者在个案园进行研究也得到了园长的大力支持,因此,在综合考虑的情况下,选择该园开展研究。


2.3.2幼儿教师的选择

在正式开展研究之前,笔者用了两周时间在个案园的户外进行观察,观察各班教师的自然教育实践行为,并与各班教师进行非正式访谈,初步了解他们的自然教育观念,最后与园长沟通交流,最终选定了三位教师作为研究对象:有 12 年教龄且是户外环境建设和改造负责人的 W 教师。有 8 年教龄且所带的班级是一个新班级的 X 教师。有 8 年教龄且拥有全园最大户外自然场地的 Z 教师。本研究通过对三位教师的访谈和观察,反映幼儿教师在自然教育观念及实践行为方面的特点、经验和现状,分析其自然教育观念的具体落实,进而分析探讨影响幼儿园自然教育的有关因素。


2.4研究方法

2.4.1观察法

本研究采用非参与式观察对个案园幼儿教师自然教育实践行为进行记录。笔者并不介入被观察者教师的行为中,也不直接在当下就记录幼儿教师的行为,而是在休息时间,运用自制观察记录表,对教师的行为进行回顾、记录和反思。观察记录一方面用于总结出幼儿教师自然教育实践行为的特点,另一方面,在幼儿离园后,研究者利用当天的观察记录,对幼儿教师进行访谈,询问教师在事件当下的心理活动,探寻教师隐含的自然教育观念。


2.4.2访谈法

本研究运用访谈的形式对幼儿教师自然教育观念进行探寻,这包括教师能够明确说出的对自然教育的看法,也包括隐含在自然教育行为中的观念。本研究运用的访谈形式分为半结构访谈和事件引谈法。首先,通过前期的实地观察以及理论资料的收集,拟定访谈提纲,对幼儿教师能明确表达地自然教育观念进行收集, 但在访谈过程中,不完全依赖于访谈提纲,而是依据被访谈者的回答适时地调整访谈内容,通过不断地追问收集访谈资料,以便更深入地挖掘教师的观念和想法, 最终达到资料的饱和。其次,在幼儿离园后,与教师共同进行每日回顾,以所观察到的事件为引子,探寻幼儿教师当时内隐的想法和观念


论文 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论文
相关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