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毕业设计
论文选题
关于我们
管理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金融证券论文
法学论文
计算机论文
MBA硕士论文
艺术论文
财税论文
公共关系论文
理学论文
工学论文

民法典论文范文--民法典中自然人信息保护与商业使用的边界问题

2024-12-26 21:57 1104 浏览

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信息收集者仅可收集实现其目的所必需的个人信息,不得过度收集。此原则旨在减少个人信息的过度暴露和滥用。

2.2.3 透明原则

所有关于个人信息的处理过程应当公开透明,个人应当能够知悉其信息被如何使用,并且有权随时查看、更正和删除自己的信息。

2.2.4 安全保障原则

个人信息的存储和处理应当采取合理的安全措施,防止数据泄露、滥用或非法使用,确保信息在处理过程中不受到任何损害。

2.3 自然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效力

《民法典》第1040条明确规定,违反个人信息保护规定的行为,将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包括赔偿损失、公开道歉等。这意味着,《民法典》不仅为自然人提供了信息保护的法律保障,也规定了企业在使用个人信息过程中应当承担的责任。

第三章 商业使用自然人信息的现状与法律冲突

3.1 商业使用自然人信息的现状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商业使用个人信息的范围和方式越来越广泛。例如,在线广告推送、电商平台的个性化推荐、社交媒体上的数据分析等,都依赖于对自然人信息的收集与利用。这种广泛的信息应用一方面促进了商业发展,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信息泄露、隐私侵犯等严重问题。

3.2 商业使用与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冲突

商业使用自然人信息与保护个人隐私之间的冲突体现在多个方面:

3.2.1 同意问题

在实际操作中,许多企业并未充分征得自然人同意就开始使用其信息,或者采用“默认同意”的方式,这种行为往往侵犯了自然人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

3.2.2 数据滥用

部分企业利用获取的个人信息进行超范围的使用,尤其是在数据共享和跨境数据流动中,存在信息滥用和泄露的风险。

3.2.3 信息安全

商业使用个人信息的过程中,往往没有足够的安全保障措施,一旦发生信息泄露,不仅对自然人造成巨大损失,也可能对社会和企业自身的声誉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

第四章 合理界定信息保护与商业使用的法律边界

4.1 完善同意机制

应当进一步明确和规范商业行为中的同意机制,确保信息主体在知情、自由的基础上作出同意。企业应当通过简洁明了的方式告知自然人其信息的收集目的、使用方式及可能的后果,避免隐性同意和强制同意的情况发生。

4.2 强化数据最小化原则

在商业使用个人信息时,必须遵循数据最小化原则,只收集和使用业务所需的必要信息,避免过度收集和滥用数据。这要求企业对信息的使用进行严格的审查和控制。

4.3 提高信息安全保障

商业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采取技术手段加强数据加密、匿名化等安全保护措施,防止信息泄露、篡改或滥用。政府部门也应加强对企业的数据安全管理要求,确保信息处理的安全性。

4.4 跨境数据流动的法律规制

在信息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境数据流动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中国应根据《民法典》要求,加强对个人信息跨境传输的监管,确保国际数据传输过程中,个人信息的保护不被侵犯。

第五章 结论

5.1 研究总结

通过分析《民法典》中的自然人信息保护规定及其商业使用的边界问题,可以看出,个人信息保护和商业利益之间的矛盾需要通过更加细致的法律规定和实践操作来调和。合理界定信息保护与商业使用的边界,是实现法律有效性的关键。

5.2 政策建议

未来,政策制定者应在《民法典》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个人信息保护的具体实施规则,加强对商业企业的信息使用监管。同时,企业也应主动履行信息保护的责任,建立健全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共同推动个人信息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民法典论文范文
相关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