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毕业设计
论文选题
关于我们
管理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金融证券论文
法学论文
计算机论文
MBA硕士论文
艺术论文
财税论文
公共关系论文
理学论文
工学论文

青马班结业论文选题及范文

2025-05-15 20:08 15 浏览

  青马班结业论文选题及范文

  1. 新时代高校青马班政治引领机制研究

  2. 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核心素养培育路径探析

  3. 共青团青马班网络教育模式创新研究

  4. 短视频平台在青马班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效果评估

  5. “讲好中国故事”融入青马班课程体系研究

  6. 青马班学员自我教育能力培养研究

  7. 高校青马班典型示范引领机制实证研究

  8. 共青团青马班思政课与专业课融合策略探讨

  9. 青马班学员社会实践对政治认同感影响研究

  10. 校园红色文化资源在青马班育人中的运用研究

  11. 青马班学员使命感与责任感培养路径研究

  12. 线上线下混合式青马班教学模式效果比较研究

  13.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团干部在青马班中的培养研究

  14. 青马班学员批判性思维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15. 高校青马班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探析

  16. 大数据时代青马班管理与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17. “导师制”在青马班育人机制中的实践研究

  18. 青马班与“三全育人”深度融合路径研究

  19. 共青团青马班志愿服务育人功能研究

  20. 青马班学员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研究

  “短视频平台在青马班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效果评估”

  摘要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与短视频平台的快速崛起,短视频已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和表达自我的重要渠道。本文以“短视频平台在青马班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效果评估”为题,通过文献综述、问卷调研与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分析短视频在青马班育人实践中的优势与挑战。在明确短视频平台特性与青马班教育目标契合点的基础上,构建了应用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某高校青马班开展的短视频思政活动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短视频平台显著提升了学员的学习兴趣与参与度,但在内容深度与互动质量方面仍存在不足。最后,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优化策略,为新时代高校青马班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实践参考。

  关键词: 短视频平台;青马班;思想政治教育;应用效果评估

  一、引言

  1.1 研究背景

  新时代背景下,青马班(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承担着引领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重要使命。然而,传统课堂思政在吸引力与传播力上难以满足当代“Z世代”学员的需求。短视频平台凭借其碎片化、可视化、互动性强等特点,已成为青年群体聚集和讨论的主要场所,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载体和契机。

  1.2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丰富新媒体条件下思政教育研究体系,为青马班教育模式创新提供理论支撑;

  (2)实践意义:为高校团委与思政部门在短视频育人实践中提供评价与优化建议,提升青马班教育实效。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研与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法:

  文献研究:梳理短视频平台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研究成果;

  问卷调研:设计《短视频平台应用效果评估问卷》,对A大学某期青马班学员进行线上调查;

  个案访谈:对核心管理人员与部分学员进行半结构化访谈,获取深度质性资料;

  数据分析:运用SPSS进行量化分析,并结合定性访谈进行综合评判。

  二、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短视频平台特性分析

  短视频平台具有内容碎片化、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与易于二次创作等特点(李明,2023;王华,2024)。其视觉冲击力和社交属性,使得思想政治内容更具吸引力,但也易产生信息浅表化风险。

  2.2 青马班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青马班旨在通过系统化课程与实践活动,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政治认同、理论素养和使命担当(共青团中央,2022)。核心目标包括:坚定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历史文化认同感。

  2.3 短视频与思政教育融合研究现状

  国内外已有研究多聚焦于短视频在大学思政课、社团活动与社会实践中的应用案例(张婷,2023;Smith, 2022),但针对青马班这一特殊群体的系统性评价研究仍较少。

  三、应用效果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3.1 指标体系原则

  科学性:指标设置应覆盖内容、传播与反馈全流程;

  可操作性:指标易于量化与数据获取;

  针对性:紧贴青马班育人目标。

  3.2 指标层次与权重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权重 |

  | - | | - |

  | 内容质量 | 政治理论深度 | 0.15 |

  | | 案例与实践结合度 | 0.10 |

  | 传播效果 | 点赞、评论与分享量 | 0.20 |

  | | 平均播放完成率 | 0.15 |

  | 互动参与 | 学员互动评论数 | 0.10 |

  | | 二次创作参与数 | 0.10 |

  | 学习成效 | 理论知识测试得分 | 0.10 |

  | | 主观满意度 | 0.10 |

  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进行专家打分与一致性检验,CR<0.1,结果有效。

  四、实证分析

  4.1 调研概况

  样本构成:有效问卷200份,覆盖文、理、工、管等多个学院;

  访谈对象:青马班管理老师4名、优秀学员6名。

  4.2 量化结果

  1. 内容质量:政治理论深度平均得分3.6/5,案例结合度得分3.8/5;

  2. 传播效果:平均播放完成率达82%,点赞量人均120;

  3. 互动参与:学员评论人均8条,二次创作参与率52%;

  4. 学习成效:理论测试平均得分85分,满意度4.2/5。

  4.3 定性访谈要点

  优势:短视频形式生动,易激发学习兴趣;

  不足:部分内容讲解浅显,缺乏深度拓展;互动环节技术平台功能需优化。

  五、问题与对策

  5.1 主要问题

  1. 内容深度不足:政治理论点挖掘不够深入;

  2. 互动体验有限:平台互动功能与教学需求存在脱节;

  3. 评估反馈闭环不健全:效果评估后缺乏持续改进机制。

  5.2 优化对策

  1. 强化内容策划:联合思政专家与短视频创作者,共同设计高质量课程脚本;

  2. 完善技术平台:引入弹幕、打卡、测验等功能,增强学习互动体验;

  3. 构建闭环机制:定期开展“短视频+”效果复盘会,根据数据与学员反馈持续优化;

  4. 多元融通:将短视频教育与线下研讨、社会实践相结合,提升理论与实践联动。

  六、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短视频平台在青马班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显著优势:提升了学员参与度与学习兴趣,但仍需在内容深度与互动质量上下功夫。应用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为后续实践提供了可操作工具。

  6.2 研究局限

  样本覆盖面有限,未来可扩大调研范围;

  指标权重主观性较强,可进一步优化与验证。

  6.3 未来展望

  伴随技术迭代,AI 生成、沉浸式体验等新应用将为短视频思政教育带来更多可能。高校应持续探索,让青马班育人实效不断升级。

  参考文献


青马班结业论文选题 青马班结业论文范文
相关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