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浏览摘 要
智慧农业平台是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农业生产、流通、管理为核心的综合性服务体系。近年来,伴随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和农业现代化需求的提升,全国各地陆续建设了省级、市级和县级不同层级的智慧农业平台,覆盖精准种植、智能灌溉、病虫监测、农业投入品追溯、农产品销售电商对接、农村金融服务等多个功能模块。其目标在于打破传统农业“孤岛”式的信息壁垒,实现生产要素的高效配置、产业链条的深度融合和价值链条的纵向延伸,从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产业升级。
本文以典型省份(江苏、山东、四川、贵州)2018—2023年智慧农业平台建设与运行数据及经济社会统计数据为样本,构建智慧农业平台发展水平指数,并测算相应农村产业升级指标(农产品加工增值率、产业融合度、农企就业吸纳率、农村电商交易额比重)。研究采用面板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空间杜宾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系统评估智慧农业平台对农村产业升级的直接促进作用、空间溢出效应及其内在传导机制。
研究发现:(1)智慧农业平台发展水平每提高1个标准差,可使农产品加工增值率提升约1.9个百分点,产业融合度提高0.15个单位,农企就业吸纳率提高2.2个百分点,电商交易额比重提升3.1个百分点;(2)空间计量分析表明,平台建设在省内具有显著的空间外溢作用,邻近县域产业升级水平可提升0.5—0.8个百分点;(3)在传导机制上,智慧农业平台首先通过精准生产和管理模块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农产品质量,进而促进本地农产品加工和品牌化发展;其次,通过“信息共享—供应链对接”模块增强了上下游企业协同,拉动农机制造、包装物流、冷链仓储等关联产业链延伸;再次,通过农村电商与数字金融模块降低了农产品流通“最后一公里”成本,扩大了销售渠道,从而显著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和农村就业;(4)智慧农业平台对农村产业升级的促进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由于信息基础设施完善,其平台效应更强;西部和中部地区则受制于互联网覆盖和人力资本水平,仍需强化技术培训与基础建设;(5)中介效应检验表明,农业技术推广覆盖率和农村电商普及率分别在平台发展与产业升级之间发挥了约35%和30%的中介作用。
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一是加快提升农村信息基础设施,构建“5G+物联网+云计算”高性能网络;二是完善智慧农业平台功能模块,增强精准生产、供应链协同和电商对接三大核心功能;三是推动平台与地方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金融机构协同联动,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农户参与”多元主体共建机制;四是强化技术培训与人才引进,培养具备数字农业运营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五是推动跨区域智慧农业平台联盟建设,实现技术、数据与经验的互联互通;六是注重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建立健全农村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七是加大财政专项支持和社会资本投入,探索项目化、市场化运营模式。通过上述措施,能够进一步发挥智慧农业平台对农村产业结构优化、价值链延伸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加速器”作用,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支撑。
关键词 智慧农业平台;农村产业升级;面板数据;空间溢出;中介效应
目录框架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智慧农业平台的发展机遇与政策引导
1.1.2 农村产业升级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
1.1.3 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智慧农业平台建设与应用研究
1.2.2 数字农业对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
1.2.3 研究评述与创新点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框架与核心假设
1.3.2 研究方法与模型选取
1.4 数据来源与样本说明
1.5 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智慧农业平台的概念与功能模块
2.1.1 精准生产与监测模块
2.1.2 供应链协同模块
2.1.3 电商与金融服务模块
2.2 农村产业升级的内涵与测度指标
2.3 智慧农业平台促进产业升级的作用机制
2.3.1 成本-效率路径
2.3.2 价值链延伸路径
2.3.3 协同创新路径
2.4 研究假设与分析框架
第3章 智慧农业平台与产业升级现状测度
3.1 平台发展水平指数构建
3.1.1 指标选取原则
3.1.2 熵权法权重确定
3.2 农村产业升级水平指标体系
3.2.1 加工增值率指标
3.2.2 产业融合度指标
3.2.3 就业吸纳率与电商比重
3.3 TOPSIS综合测度方法
3.4 现状测度结果与典型区域对比
第4章 智慧农业平台对产业升级的实证分析
4.1 面板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设定
4.2 基准回归结果与解释
4.3 空间杜宾模型(SDM)与溢出效应分析
4.4 模型稳健性与异质性检验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智慧农业平台促进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
5.1 中介效应模型构建
5.2 农业技术推广覆盖率的中介作用
5.3 农村电商普及率的中介作用
5.4 供应链协同指数的中介检验
5.5 机制综合评估
第6章 区域异质性与案例分析
6.1 东部沿海地区平台效应分析
6.2 中部农业大省案例比较
6.3 西部和贫困地区平台推广路径
6.4 典型县域智慧平台建设经验
第7章 政策建议与实施路径
7.1 完善信息基础设施与网络覆盖
7.2 强化平台功能与企业、合作社联动
7.3 提升平台运营与服务能力
7.4 推动跨区域平台联盟与数据共享
7.5 加强人才培训与技术支撑
7.6 优化财政与社会资本投入机制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研究贡献与政策启示
8.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指标体系与数据源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