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毕业设计
论文选题
关于我们
管理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金融证券论文
法学论文
计算机论文
MBA硕士论文
艺术论文
财税论文
公共关系论文
理学论文
工学论文

二十届三中全会背景下地税局职能转型研究

2025-03-22 22:45 554 浏览

 (二)对地税局工作的引导意义

结合三中全会的精神,地税系统面临以下四大转型驱动:

1. 征管体制深化改革:推进金税四期、信息化一体化,加快实现“以数据管税”。

2. 服务职能进一步强化:纳税服务从被动回应转向主动预判与个性化服务。

3. 职能边界变化:协助财政在预算编制、财政绩效等方面开展更多统筹工作。

4. 地方财政自主性增强:推动“事权与财权匹配”,地方税种管理权重回地方。

 二、我国地税局职能演变历程回顾

 (一)历史沿革

中国地方税务局体系自1994年税制改革设立以来,经历了“设立—发展—合并—融合”的过程:

1994-2018年:地税与国税并行,分别负责不同税种征收;

2018年起:国地税合并,统一为国家税务总局系统;

2020年后:随着数字税收和地方治理需求增长,地方税务部门在地方财政体系中扮演更综合角色。

 (二)现有职能分析

目前,地方税务机构在以下几个方面承担重要职责:

1. 地方税种(如城建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的征收管理;

2. 协助地方政府进行税源调查、税收政策执行评估;

3. 纳税人服务、政策解读、税务宣传;

4. 在一些试点地区参与社会治理协同、财政绩效评估等工作。

 三、当前地税局职能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职能模糊与重叠

地税局与其他财政、审计、统计等部门在一些职能上存在交叉,容易出现权责不清、效率低下的现象。

 (二)数字化转型进程不均衡

虽然金税四期已在部分省份推进,但在基层层面,数据系统整合、业务流程再造、数据分析能力仍存在较大差距。

 (三)服务职能滞后于企业期望

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对“精细化”税收辅导的需求不断提升,但基层地税局普遍缺乏精通税法与企业运营的复合型人才。

 (四)财政与税收职能脱节

在一些地方,税务部门与财政部门在预算编制、绩效考核、支出审核方面沟通不畅,影响整体财政运行效率。

 四、地税局职能转型的战略路径分析

 (一)明确职能定位:从“征收导向”到“治理导向”

新的时代要求地税局不仅要“收好税”,更要“管好税源”,协助地方政府提升财政治理效能。应实现从征收管理向综合服务治理转变。

 (二)推进数字化转型:打造智慧税务体系

1. 推进税务大数据平台建设,实现跨部门信息共享;

2. 培养数据分析专业队伍,开展税收风险智能识别;

3. 提高纳税人线上自助办税比例,优化“无感服务”体验。

 (三)重塑服务职能:构建“以纳税人为中心”的服务体系

二十届三中全会背景下地税局职能转型研究
相关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