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毕业设计
论文选题
关于我们
管理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金融证券论文
法学论文
计算机论文
MBA硕士论文
艺术论文
财税论文
公共关系论文
理学论文
工学论文

大学生共情能力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道德认同和道德提升感的中介作用

2023-05-14 10:45 1883 浏览

大学生共情能力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道德认同和道德提升感的中介作用

学院、专业  教育学院、应用心理学  

研 究 方 向      应用心理学        

学 生 姓 名                

大学生共情能力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道德认同与道德提升感的中介作用

摘  要:为了探究大学生共情能力、道德认同、道德提升感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以及道德提升感和道德认同在共情能力与亲社会行为中的中介作用,利用人际反应指数量表、道德认同量表、道德提升感量表以及亲社会倾向量表,对110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结果发现:(1)大学生共情能力、道德提升感、道德认同和亲社会行为四者间两两呈显著正相关;(2)共情能力之换位思考显著预测亲社会行为;道德提升感之行为倾向显著预测亲社会行为;道德认同之外显显著预测亲社会行为;(3)道德认同在共情能力和亲社会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其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3.13%;(4)道德提升感在童共情能力和亲社会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其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0.00%。

关键词: 共情能力;道德认同;道德提升感;亲社会行为

The influence of college students' empathy on prosocial behavior:The mediating role of moral identity and moral enhancement

Abstract: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pathy, moral identity, sense of moral enhancement and prosocial behavior, and the mediating role of moral enhancement and moral identity in empathy and prosocial behavior, 1107 college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the interpersonal response index scale, moral identity scale, sense of moral enhancement scale, and prosocial orientation scale.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re i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empathy, moral enhancement, moral identity and prosocial behavior of college students; (2) Transpositional thinking of empathy significantly predicted prosocial behavior; The behavioral tendency of moral enhancement significantly predicted prosocial behavior; Moral identity significantly predicted prosocial behavior; (3) Moral identity plays a partial mediating role between empathy and prosocial behavior, of which the mediating effect accounts for 13.13% of the total effect; (4) The sense of moral enhancement plays a partial mediating role between children's empathy and prosocial behavior, of which the mediating effect accounts for 10.00% of the total effect.

Key words: Empathy; moral identity; Moral enhancement; Pro-social behavior

目    录

1 问题提出1

1.1共情与亲社会行为1

1.2道德认同与亲社会行为2

1.3道德提升感与亲社会行为3

2 研究方法4

2.1 研究被试4

2.2研究工具4

2.3 施测与数据处理5

3 研究结果5

3.1共同方法偏差检验5

3.2 大学生共情能力、道德提升感、道德认同和亲社会行为的相关分析5

3.3 大学生共情、道德提升感和道德认同对亲社会行为的回归分析8

3.4 道德认同在共情能力和亲社会行为间的中介效应分析和检验10

3.5 道德提升感在共情能力和亲社会行为间的中介效应分析和检验11

4 讨论13

4.1 共情能力、道德提升感、道德认同和亲社会行为四者间的相关关系13

4.2 共情能力、道德认同、道德提升感对亲社会行为的回归关系13

4.3 道德认同在共情能力与亲社会行为间存在中介作用14

4.4 道德提升感在共情能力与亲社会行为间存在中介作用14

5 结论14

6 不足与展望15

参考文献16

附录19

致 谢25

1 问题提出

大学生在适应大学生活的过程中所出现的亲社会行为方面的问题,对未来社会生活存在着消极影响。针对于不同年龄被试群体的研究证明,个体共情水平正向预测了其亲社会行为,即共情水平越高,那么他亲社会行为的水平也就会越高,更有可能履行亲社会行为。具有更高程度情绪共情的个体会更倾向于做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情绪共情预测亲社会行为的产生(杨明月,2017)。Eisenberg(1999)认为个体先产生共情,在共情的基础上产生对他人或群体的同情,进而实施助人行为。因此,共情水平高的个体更容易做出亲社会行为。

尽管已有研究可知共情对亲社会行为构成影响,但是在以往的研究中发现,两者之间可能存在中介变量,因此,在此次研究中我们从道德认知的角度出发研究道德认同和道德提升感在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王鸿、刘汉利(2014)等人在探索培养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中发现,道德认同是培养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因素,提高道德认同水平可以显著提高亲社会行为。李妍(2012)以中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道德认同与匿名捐助行为倾向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中学生在随着道德认同水平的提升时,会更愿意表现出捐助行为。戴倩(2016)研究了学生道德认同对亲社会行为和共情的作用,结果表明初中生的道德认同、共情与亲社会行为之间存在两两相关。

吴玮(2011)对大学生的道德提升感进行研究,证明了大学生道德提升感能够显著预测亲社会行为倾向,并且会使个体在现实生活中做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王晓真(2013)研究了大学生道德提升感结构对于亲社会行为的作用机制,发现道德认同、道德判断以及道德提升感共同影响着个体的亲社会行为。综上所述,本研究以共情为自变量,亲社会行为为应变量,试图通过道德认同和道德提升感来调节和改善亲社会行为。意图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通过探索四者之间的关系,建立合适的结构方程模型,找出中介变量在自变量和应变量之间所存在的具体作用机制,为后续研究提供更多可资参考资料和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

1.1共情与亲社会行为

对于共情的定义主要存在以下三种:(1)认知取向,Ickes(1993)认为共情指的是一个人在自己的认知水平上对别人的情绪进行理解、判断和猜测的能力。他们认为共情能力是建立在认知发展的基础上的。(2)情绪情感取向认为共情是对情绪情感的共鸣反应。Eisenberg(1987)认为共情是个体对他人情绪的理解,并同时产生与他人相似的情绪情感。(3)多维取向认为共情的成分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包含了认知和情绪两个部分的。Gladstein(1983)认为共情的主要内容是理解他人的认知能力,但同时强调个体在理解他人时要感同身受。以上将共情看做是一种稳定的人格特质,但也有研究表明在不同的情境下,共情能力相似的个体也会表现出不同的共情状态。黄翯青和苏彦捷(2010)认为共情既是个体稳定的特质,也可以作为特定情境下产生的认知—情感状态。

亲社会行为在最初被定义为是一切与破坏,攻击等相关的词所相反的行为,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不同的学者对亲社会行为的定义有了不同的。Eisenberg(1977)等人认为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不考虑收获,试图以帮助他人为目的的行为。Dunfield(2011)等按照类型划分,认为亲社会行为指有益于他人或社会的行为,包括分享、帮助、合作等行为。寇彧和王磊(2003)从社会交往的视角出发,提出了亲社会行为是有利于他人或社会的行为,甚至有时会牺牲个人利益。余宏波(2006)认为亲社会行为是个体真正站在别人的角度,从他人的利益出发,以帮助他人为目的的一切行为,这种行为不是为了获得回报或是逃避处罚。

在过往研究中,研究者普遍认为青少年的共情能力直接影响他们的亲社会行为,共情更高的个体表现出更高的亲社会行为倾向。安连超等人(2018)对高共情水平和低共情水平者进行比较,结果发现高共情水平者会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Patricia(2014)等人的研究也发现,共情可以影响亲社会行为,并且认知共情和情感共情都可以激发出个体产生亲社会行为。

据此,本研究提出假设1:共情能力与亲社会行为存在显著相关,并且共情能力能够预测亲社会行为。

1.2道德认同与亲社会行为

Blasi(1980)认为道德认同是指社会道德规范体系对于个体的影响,其反映的是个体对道德人格的认可程度和接受程度。Hardy(2006)将道德认同定义为个体对于道德品质对其重要性的一种评价。张艳萍(2009)认为,道德认同是个体对于道德感一致性和连续性的主观体验和自我整合。王鸿、刘汉利(2011)讲道德认同定义为一个人在情绪上以及理智上承认并内在化道德规范的过程。

Reed(2007)等人的研究发现道德认同水平高的个体会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Aquino和Reed(2002)认为,道德认同和亲社会行为存在显著正相关,道德认同可以有效预测亲社会行为。Hardy,Bean和Olsen(2015)等人研究了道德认同对于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及反社会行为的关系,发现青少年道德认同水平与其亲社会行为存在正相关,与其反社会行为存在负相关。安俐静(2015)对道德认同与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探索,她将道德认同分为内在化和象征化,其中内在化道德认同对亲社会行为具有预测作用;象征化道德认同对亲社会行为的预测作用会受到内在化道德认同影响。当内在化道德认同处于低水平时,象征化道德认同对内在化道德认同和亲社会行为产生影响。王兴超和杨继平(2013)发现道德认同水平较高的个体,其道德推脱水平越低,所以其亲社会行为倾向高。林志扬,肖前和周志强(2014)发现,组成道德认同量表中的内化维度以及外化维度均能够显著的预测个体亲社会行为水平。

综合以往的研究成果可以得出,道德认同可以显著预测亲社会行为,而且道德认同各维度同样能够显著预测亲社会行为。但是,共情能力与道德认同之间的关系研究尚不充分。道德认同是否在共情能力和亲社会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或者其他关系还需要探究?因此,本文提出假设2:道德认同能够显著预测亲社会行为,且道德认同在共情能力与亲社会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

1.3道德提升感与亲社会行为

道德提升感由Jonathan Haidt(2000)首次提出,他认为道德提升感就是个体在看到别人的善意的道德行为后,自身所产生的积极情绪。Landis(2009)等人认为道德提升感是一种特质,主要由情感反应、生理反应两个维度构成。而后中国学者吴玮对道德提升感进行了本土化的研究,针对大学生编制了一套四维度的道德提升感量表,并认为道德提升感是由情感反应、生理反应、认知判断和行为倾向四个维度组成。孙炳海等人(2013)在他之后也提出道德提升感的结构由四个因子构成,分别是情感及其流露、对自己的认知、对他人的认知和行为倾向。

Schnall等人(2010)的研究中,通过观看美德视频片段诱发道德提升感,结果表明,道德提升感增加了人们对两种类型的短期助人行为(自愿参加下一个无偿的实验,愿意参加一个枯燥乏味的实验)。Aquino,Mcferra和Laven(2011)利用一个经济分配游戏探讨了道德提升感对助人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道德提升感组的被试表现出更大方的分配行为。Cox(2010)在对于志愿者的研究中发现,当有志愿者在观察到了其他人的道德行为后,会进一步的产生道德提升感,从而提高了他们参加志愿活动的意愿。

综合以往研究结果发现,助人行为以及志愿活动,作为主要的亲社会行为方式,受到了道德提升感的影响,道德提升感显著增强了这一系列的亲社会行为。另外共情能力与道德提升感之间的关系存在研究不足,道德提升感在共情能力和亲社会行为之间的作用也有待研究。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设3:道德提升感能够显著预测亲社会行为,且道德提升感在共情能力与亲社会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被试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以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利用问卷星软件施测,共得到了1107份问卷,将遗漏和虚假回答等无效问卷剔除,最终得到的是有效问卷共1107份,有效回收率为100%。被测男生523名(47.2%),女生584名(52.8%)。来自城市404名(36.5%),乡镇367名(33.2%),农村336名(30.4%)。大一年级232名(21.0%),大二年级349名(31.5%),大三年级342名(30.9%),大四年级184名(16.6%)。

2.2研究工具

2.2.1亲社会行为量表

由寇或等人修订编制的亲社会倾向量表。该量表由匿名性、公开性、利他性、情绪性、依从性和紧急性六个分量表,共26个题目组成。使用Likert五点计分法,选项从“1=非常不符合”到“5=非常符合”。本研究中量表的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98,各分量表的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90、0.88、0.90、0.88、0.91、0.86。

2.2.2人际反应指数量表(Interpersonal Reactivity Index IRI)

由Davis(1980)编制,孙炳海等人(2010)修订的人际反应指数量表是测量共情最常用的量表之一。该量表由幻想同理心、换位思考、共情关怀、个人痛苦四个分量表,共28个题目组成。使用Likert五点计分法,选项从“1=非常不符合”到“5=非常符合”。本研究中量表的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98,各分量表的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92、0.92、0.92、0.92。

2.2.3道德提升感量表(Chinese Version of the Moral Elevation Scale, C-MES)

由Ding等人以中国人为对象编制的道德提升感量表。该量表由情感流露评估提升感产生的生理反应与心理体验、自我认知评估看到美德行为后,个体对自己的看法、他人认知评估美德行为对他人及周围事物产生的认知改变程度、行为倾向评估美德行为使自己产生自我提升的意图四个分量表,共21个题目组成。使用Likert五点计分法,选项从“1=非常不符合”到“5=非常符合”。本研究中量表的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98,各分量表的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95、0.89、0.89、0.91。

2.2.4道德认同量表(Moral Identity Measure)

由Aquino & Reed(2002)编制,万增奎(2008)翻译并修订的道德认同量表。该量表由内隐道德认知和外显道德认知两个分量表,共16个题目组成。使用Likert五点计分法,选项从“1=非常不符合”到“5=非常符合”。本研究中量表的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97,各分量表的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95、0.94。

2.3 施测与数据处理

(1)采用了简单抽样法,选取了110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

(2)运用SPSS21.0和AMO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 研究结果

3.1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鉴于研究采用被试自评的调查方法,因此可能存在共同方法偏差问题,需要通过检验以确定共同方法偏差是否对研究结果产生显著影响。对所有量表条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提取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5个,首因子方差解释率为23.53%,低于共同方法偏差40%的评定标准,因此共同方法偏差影响不显著。

3.2 大学生共情能力、道德提升感、道德认同和亲社会行为的相关分析

对大学生共情能力、道德提升感、道德认同和亲社会行为的相关分析,结果见表1。

共情能力和亲社会行为间有显著正相关(p <0.01), 共情能力的维度幻想同理心,换位思考,共情关怀,个人痛苦和亲社会行为间均有显著正相关(p <0.01)。亲社会行为维度公开性,匿名性,利他性,依从性,情绪性,紧急性和共情能力均有显著正相关(p <0.01)。其中利他性、情绪性和共情能力的相关最高。

道德提升感和亲社会行为间显著正相关(p <0.01),道德提升感的维度情感流露,自我认知,他人认知,行为倾向和亲社会行为间均有显著正相关(p <0.01)。亲社会行为的维度公开性,匿名性,利他性,依从性,情绪性,紧急性和道德提升感间均有显著正相关(p <0.01)。其中公开性和道德提升感的相关最高。

道德认同和亲社会行为间显著正相关(p <0.01), 道德认同的维度内隐,外显和亲社会行为间均有显著正相关(p <0.01)。亲社会行为的维度公开性,匿名性,利他性,依从性,情绪性,紧急性和道德认同间均有显著正相关(p <0.01)。其中依从性和亲社会行为的相关最高。

共情能力和道德认同间显著正相关(p <0.01),共情能力的维度幻想同理心,换位思考,共情关怀,个人痛苦和道德认同间均有显著正相关(p <0.01)。道德认同的维度内隐,外显和共情能力间均有显著正相关(p <0.01)。其中幻想同理心和道德认同的相关最高。

道德提升感和道德认同间显著正相关(p <0.01),道德提升感的维度情感流露,自我认知,他人认知,行为倾向和道德认同间均有显著正相关(p <0.01)。道德认同的维度内隐,外显和道德提升感总分间均有显著正相关(p <0.01)。其中自我认知和道德认同的相关最高。

共情能力和道德提升感间有显著正相关(p <0.01),共情能力的维度幻想同理心,换位思考,共情关怀,个人痛苦和道德提升感间均有显著正相关(p <0.01)。道德提升感的维度情感流露,自我认知,他人认知,行为倾向和共情能力间均有显著正相关(p <0.01)。其中行为倾向和共情能力的相关最高。

表1大学生共情能力、道德提升感、道德认同和亲社会行为的相关分析(n=1107)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⑪⑫⑬⑭⑮⑯⑰⑱⑲⑳

①1.00

②0.88**1.00

③0.85**0.88**1.00

④0.88**0.90**0.88*1.00

⑤0.87**0.89**0.87**0.88**1.00

⑥0.84**0.84**0.86**0.86**0.86**1.00

⑦0.94**0.95**0.94**0.96**0.95**0.92**1.00

⑧0.08**0.07*0.08**0.060.09**0.08**0.08**1.00

⑨0.09**0.09**0.11**0.08*0.10**0.10**0.10**0.70**1.00

⑩0.060.06*0.08**0.050.08**0.09**0.07*0.41**0.38**1.00

⑪0.08*0.07*0.08**0.07*0.07*0.060.08*0.63**0.65**0.34**1.00

⑫0.09**0.09**0.11**0.08**0.11**0.10**0.10**0.88**0.87**0.60**0.84**1.00

⑬0.11**0.10**0.09**0.10**0.09**0.10**0.10**0.08**0.08*0.060.08*0.09**1.00

⑭0.11**0.10**0.10**0.11**0.09**0.11**0.11**0.060.08**0.07*0.06*0.08**0.91**1.00

⑮0.12**0.11**0.11**0.11**0.11**0.12**0.12**0.060.10**0.07*0.07*0.09**0.90**0.88**1.00

⑯0.12**0.11**0.11**0.11**0.10**0.12**0.12**0.08**0.09**0.07*0.07*0.10**0.92**0.91**0.90**1.00

⑰0.12**0.11**0.11**0.11**0.10**0.11**0.11**0.07*0.09**0.07*0.08*0.09**0.98**0.95**0.95**0.97**1.00

⑱0.07*0.09**0.10**0.10**0.07**0.10**0.09**0.17**0.12**0.10**0.10**0.16**0.11**0.12**0.11**0.12**0.12**1.00

⑲0.10**0.11**0.09**0.11**0.08**0.10**0.10**0.16**0.11**0.08**0.11**0.15**0.10**0.11**0.10**0.10**0.11**0.93**1.00

⑳0.08**0.10**0.10**0.11**0.08**0.10**0.10**0.17**0.12**0.10**0.11**0.15**0.11**0.12**0.11**0.11**0.11**0.99**0.98**1.00

*p<0.05,** p<0.01

①公开性②匿名性③利他性④依从性⑤情绪性⑥紧急性⑦亲社会行为⑧幻想同理心⑨换位思考⑩共情关怀⑪个人痛苦⑫共情能力⑬情感流露⑭自我认知⑮他人认知⑯行为倾向⑰道德提升感⑱内隐⑲外显⑳道德认同

3.3 大学生共情、道德提升感和道德认同对亲社会行为的回归分析

3.3.1 大学生共情、道德提升感和道德认同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以共情总分、道德提升感总分和道德认同总分为自变量,以亲社会行为总分为因变量,使用多元回归分析向后方法实施分析的结果见表2。

表2 大学生共情、道德提升感和道德认同对亲社会行为的回归分析(n=1107)

模型BβtpFpRR2

1共情总分0.180.082.670.0110.120.000.160.03

道德提升感总分0.120.103.260.00

道德认同总分0.120.082.500.01

表2结果显示,共情总分(β = 0.08,F =10.12.,p < 0.01)显著正向预测亲社会行为总分。道德提升感总分(β = 0.10,F =10.12,p < 0.01)显著正向预测亲社会行为总分。道德认同总分(β = 0.08,F =10.12,p < 0.01)显著正向预测亲社会行为总分,解释率为3%。

3.3.2 大学生共情及其维度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以大学生共情总分及其维度为自变量,以亲社会行为总分为因变量,使用多元回归分析向后方法实施分析的结果见表3。

表3 大学生共情及其维度对亲社会行为的回归分析(n=1107)

模型BβtpFpRR2

1换位思考0.470.070.890.373.150.010.100.01

共情关怀0.360.040.730.46

个人痛苦0.060.010.140.89

共情0.030.010.110.91

2换位思考0.520.071.830.074.200.010.100.01

共情关怀0.400.041.200.23

个人痛苦0.110.020.390.70

3换位思考0.590.082.570.016.230.000.100.01

共情关怀0.410.041.260.21

4换位思考0.700.103.300.0010.880.000.100.01

表3结果显示,大学生共情维度换位思考(β =0.70,F =10.88,p <0.01)、显著正向预测亲社会行为总分。研究采取向后剔除法,先建立全变量模型,模型中与因变量具有最小偏相关的变量符合设定判据被最先从原模型中剔除,直到回归方程中不再含有符合剔除判据的自变量为止。模型1将原模型自变量中偏相关值最小的变量幻想同理心剔除,模型2将原模型自变量中偏相关值最小的变量共情总分剔除,模型3将原模型自变量中偏相关值最小的变量个人痛苦剔除,模型4将原模型自变量中偏相关值最小的变量共情关怀剔除,最终换位思考对亲社会行为总分预测作用最为显著,解释率为1%。

3.3.3 大学生道德提升感及其维度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以大学生道德提升感总分及其维度为自变量,以亲社会行为总分为因变量,使用多元回归分析向后方法实施分析的结果见表4。

表4 大学生道德提升感及其维度对亲社会行为的回归分析(n=1107)

模型BβtpFpRR2

1自我认知0.520.090.820.414.590.000.130.02

他人认知0.920.151.510.13

行为倾向0.910.191.550.12

道德提升感-0.34-0.29-1.300.19

2他人认知0.760.121.320.195.900.000.130.02

行为倾向0.800.171.390.16

道德提升感-0.20-0.16-1.020.31

3他人认知0.360.060.850.408.320.000.120.02

行为倾向0.320.080.970.33

4行为倾向0.570.123.990.0015.930.000.120.01

表4结果显示,大学生道德提升感维度行为倾向(β =0.12,F =15.93,p <0.01)显著正向预测亲社会行为总分。研究采取向后剔除法,先建立全变量模型,模型中与因变量具有最小偏相关的变量符合设定判据被最先从原模型中剔除,直到回归方程中不再含有符合剔除判据的自变量为止。模型1将原模型自变量中偏相关值最小的变量情感流露剔除,模型2将原模型自变量中偏相关值最小的变量自我认知剔除,模型3将原模型自变量中偏相关值最小的变量道德提升感总分剔除,模型4将原模型自变量中偏相关值最小的变量他人认知剔除,最终换位思考对亲社会行为总分预测作用最为显著,解释率为1%。

3.3.4 大学生道德认同及其维度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以大学生道德认同总分及其维度为自变量,以亲社会行为总分为因变量,使用多元回归分析向后方法实施分析的结果见表5。

表5 大学生道德认同及其维度对亲社会行为的回归分析(n=1107)

模型BβtpFpRR2

1外显0.570.161.140.256.120.000.110.01

道德认同-0.09-0.06-0.420.68

2外显0.370.100.100.0012.080.000.100.01

表5结果显示,大学生道德认同维度外显(β =0.10,F =12.08,p <0.01)、显著正向预测亲社会行为总分。研究采取向后剔除法,先建立全变量模型,模型中与因变量具有最小偏相关的变量符合设定判据被最先从原模型中剔除,直到回归方程中不再含有符合剔除判据的自变量为止。模型1将原模型自变量中偏相关值最小的变量内隐剔除,模型2将原模型自变量中偏相关值最小的变量道德认同总分剔除,最终外显对亲社会行为总分预测作用最为显著,解释率为1%。

3.4 道德认同在共情能力和亲社会行为间的中介效应分析和检验

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道德认同在共情能力和亲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其中共情能力是外源潜变量,道德认同和亲社会行为是内源潜变量。各变量的维度分别设为该潜变量的观测变量。建立共情能力和道德认同对亲社会行为的中介效应模型,模型各项拟合指数为:x2/df =2.19,NFI =0.99,RFI =0.99,IFI =0.99,TLI =0.99,CFI =0.99,RMSEA =0.03。说明模型拟合良好,模型及其检验结果如图1。通过三个变量间的路径系数可见,共情能力对道德认同和亲社会行为均有显著的直接的预测作用。同时,道德认同对亲社会行为的预测作用也显著。这表明道德认同在共情能力和亲社会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其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3.13%。

3.5 道德提升感在共情能力和亲社会行为间的中介效应分析和检验

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道德提升感在共情能力和亲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其中共情能力是外源潜变量,道德提升感和亲社会行为是内源潜变量。各变量的维度分别设为该潜变量的观测变量。建立共情了和道德提升感对亲社会行为的中介效应模型,模型各项拟合指数为:x2/df =2.19,NFI =0.99,RFI =0.99,IFI =0.99,TLI =0.99,CFI =0.99,RMSEA =0.03。说明模型拟合良好,模型及其检验结果如图1。通过三个变量间的路径系数可见,共情能力对道德提升感和亲社会行为均有显著的直接的预测作用。同时,道德提升感对亲社会行为的预测作用也显著。这表明道德提升感在共情能力和亲社会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其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0.00%。

图1 心理韧性和领悟社会支持总分及维度对亲社会行为的回归分析(n=1107)

4 讨论

4.1 共情能力、道德提升感、道德认同和亲社会行为四者间的相关关系

本研究发现,大学生共情能力、道德提升感、道德认同和亲社会行为四者间两两呈显著正相关。其中大学生共情能力与道德认同、道德提升感和亲社会行为分别呈现显著正相关。这与王丹丹(2021)的研究结果一致,即共情能力越强的个体,道德认同的能力也就越高。本研究结果与俞家程(2021)的研究发现相符,说明个体共情能力越高会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道德认同和道德提升感呈显著正相关。这与许媛(2019)的研究结果一致,即道德认同能力强的个体更能产生积极地道德提升感。道德认同与亲社会行为呈显著正相关。证实了张玉雪(2017)的研究,即道德认同水平的发展影响着亲社会行为的具体表现,道德认同能力强的个体会更多的表现出亲社会行为。道德提升感和亲社会行为间呈现显著正相关。与侯佳君(2016)的研究结果一致,高道德提升感能力的初中生,其助人倾向性也较高,低道德提升感能力初中生,其助人倾向性也较低。

4.2 共情能力、道德认同、道德提升感对亲社会行为的回归关系

本研究发现,共情能力、道德提升感和道德认同均显著预测亲社会行为总分。与安连超(2017)的研究结果一致,共情正向预测亲社会行为,当个体共情水平越高,其亲社会行为水平也就越高。赵昊昊(2020)的研究结果也表明了共情能力能够显著预测个体的亲社会水平。结合以往研究可以知道共情能力作为个人特质,在一般的社会交往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共情能力强的个体更能够站在他人的处境理解他人,从而产生更多亲社会行为倾向。吴玮(2011)的研究结果说明了高低不同的道德提升感可以显著预测相对于的亲社会行为。杨新国(2022)的研究表明道德提升感可以显著预测个体的亲社会行为,但其中存在一些相关的中介变量,如生命价值观等。从以往的研究中可以看出,道德提升感作为一种积极的道德情感,在道德行为面前可以起到显著的预测作用,个体在道德行为面前体验到了积极的情绪之后,会更多的进行亲社会行为等道德行为。郭英(2022)的研究说明了道德认同的内化与符号化均能显著预测亲社会行为。结合以往研究结果可以知道,道德认同作为个体对于社会道德规范的认知,在个体认识到某一行为是道德行为之后,个体便会更多的进行亲社会行为等道德行为。

4.3 道德认同在共情能力与亲社会行为间存在中介作用

从本研究的结果来看,通过用Amos软件进行结构方程模型的路径分析可知, 道德认同在共情能力和亲社会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其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3.13%。这一研究结果与方凤(2020)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道德认同水平高的个体会更多的感受到他人的痛苦,并且在社会化过程中,所内化的道德标准促使个体选择实施亲社会行为。另外巫江丽(2020)的研究结果说明了道德认同在共情能力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中可能起到了调节作用,影响着认知共情对亲社会行为的作用。这一研究结果带来一些启示,低共情的个体可能会因为没有正确的道德认知而忽视亲社会行为,从而难以产生亲社会行为,因此道德教育可以引起个体进行更多的亲社会行为。

4.4 道德提升感在共情能力与亲社会行为间存在中介作用

从本研究的结果来看,通过用Amos软件进行结构方程模型的路径分析可知, 道德提升感在共情能力和亲社会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其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0.00%。可以说明共情能力高的个体在观察道德行为的过程中能够更容易的产生道德提升感,从而产生亲社会倾向,进行亲社会行为。因此在个体的亲社会行为形成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关注个体的亲社会行为,更要关注个体是否产生了积的道德提升感。

5 结论

(1)大学生共情能力、道德提升感、道德认同和亲社会行为四者间两两呈显著正相关。

(2)共情能力总分、道德提升感总分和道德认同总分显著预测亲社会行为总分;共情能力的维度换位思考显著预测亲社会行为总分;道德提升感的维度行为倾向显著预测亲社会行为总分;道德认同的维度外显显著预测亲社会行为总分。

(3)道德认同在童年期心理虐待和亲社会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其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3.13%。

(4)道德提升感在童年期心理虐待和亲社会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其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0.00%。

6 不足与展望

在本次研究中发现道德认同与道德提升感在共情能力与亲社会行为之间只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这与本文研究理论背景有所差距,因此怀疑在此中介模型中可能存在其他相关变量的影响。另外有研究提出道德认同在共情能力与亲社会行为之间存在调节作用,因此在后续研究中可以考虑将道德认同调整为调节变量,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参考文献

安俐静. (2015). 道德认同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机制探索与道德教育启示(硕士学位论文). 天津大学.

安连超, 张守臣, 王宏, 马子媛, 赵建芳. (2018). 共情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道德推脱和内疚的多重中介作用. 心理学探新, 38 (04), 350-355.

安连超, 耿艳萌, 陈靖涵, 李春梅, 赫英娟. (2017). 大学生共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5 (09), 1369-1371. 

戴倩. (2016). 初中生道德认同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移情的中介作用.(硕士学位论文). 南京师范大学.

寇彧, 王磊. (2003). 儿童亲社会行为及其干预研究述评. 心理发展与教育,(4), 88-93.

丁凤琴, 陆朝晖. (2016). 共情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元分析. 心理科学进展, 24 (08), 1159-1174.

方凤. (2020). 共情与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硕士学位论文). 湖南师范大学

郭英, 陈灿杰, 胡东, 袁安怡. (2022). 道德认同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影响: 共情的中介作用和正念的调节作用.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 (01), 80-87.

侯佳君. (2016). 初中生道德提升感的现状及其与助人倾向的关系(硕士学位论文). 湖南师范大学.

黄翯青, 苏彦捷. (2010). 共情中的认知调节和情绪分享过程及其关系.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6 (6), 13-14.

李妍. (2012). 中学生道德同一性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河北师范大学.

林志扬, 肖前, 周志强. (2014). 道德倾向与慈善捐赠行为关系实证研究——基于道德认同的调节作用. 外国经济与管理, 36 (6), 15-23.

刘汉利. (2014). 道德认同视角下的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培养机制探析.武警学院学报, 30 (5), 54-57.

王丹丹. (2021). 家庭环境与蒙古族中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共情和道德认同的作用(硕士学位论文). 南京师范大学.

王兴超, 杨继平. (2013). 道德推脱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道德认同的调节效应. 心理科学, 36 (4), 904–909.

王晓真. (2013). 大学生的道德提升感: 结构及其对亲社会行为的作用(硕士学位论文). 浙江师范大学.

巫江丽, 李占星, 倪晓莉, 伊心阳. (2020). 大学生的共情、道德认同和利他倾向的关联.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34 (03),  219-223.

吴玮. (2011). 大学生道德提升感状况及其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师范大学.

许媛. (2019). 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中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道德认同和道德提升感的链式中介作用(硕士学位论文). 贵州师范大学.

杨新国, 柯增金, 潘雨, 黄艺彤. (2022). 道德提升感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03),  74-83.

俞家程. (2021). 中学生共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硕士学位论文). 天津师范大学.

余宏波, 刘桂珍. (2006). 移情、道德推理、观点采择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进展. 心理发展与教育, 22 (1), 113-116. 

张玉雪. (2017). 初中生道德认同、道德推脱与亲社会行为的特点及关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安徽师范大学.

赵昊昊, 申璐, 郑秋林, 徐圆圆. (2020). 大学生共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及影响因素探析. 教育教学论坛, (29), 65-67.

张艳萍. (2009). 大学生道德同一性的问卷编制及发展特点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西南大学.

Aquino, K., &Reed, A. I. (2002). The self-importance of moral ident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83(6), 1423–1440.

Aquino, K., McFerran, B., & Laven, M. (2011). Moral Identity and the Experience of  Moral Elevation in Response to Acts of Uncommon Goodn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0(4), 703-718.

Blasi, A. (1980). Bridging Moral Cognition and Moral Action: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Psychological Bulletin, 88(1), 1-45.

Cox, K. S. (2010). Elevation predicts domain-specific volunteerism 3 months later. The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 5(5), 333-341. 

Dunfield, K., Kuhlmeier, V. A., Laura O’Connell, & Kelley, E. (2011). Examining the diversity of prosocial behavior: helping, sharing, and comforting in infancy. infancy, 16(3), 227-247.

Eisenberg, N., Fabes, R. A., Guthrie, I. K., & Reiser, M. (2000). Dispositional emotionality and regulation: their role in predicting quality of social function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78(1), 136-157.

Gladstein, G. A., (1983). Understanding empathy: Integrating counseling,development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perspectives.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30(4), 467–482.

Haidt, J. (2000). The positive emotion of elevation. Prevention & Treatment, 3, Article3.

Hardy, S. A., (2006). Identity, Reasoning, and Emotion: An Empirical Comparison of Three Sources of Moral Motivation. Motivation and Emotion, 30(3), 205–213.

Hardy, S. A., Bean, D. S., & Olsen, J. A. (2015). Moral Identity and Adolescent Pro social and Antisocial Behaviors: Interactions with Moral Disengagement and Self-regulation. Journal of Youth & Adolescence, 44(8), 1542–1554.

Patricia, L., Lockwood, Ana Seara-Cardoso, & Essi. (2014). Emotion Regulation Moderate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Empathy and Prosocial Behavior. PloS ONE, 9(5), 1-6.

Ickes, W. (1993). Empathic accurac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61(4), 587-610.

Landis, S. K., etal. (2009). The relation between elevation and self-reported prosocial behavior: Incremental validity over the five-factor model of personality. The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 4, 71-84. 

Schnall, S., Roper, J., & Fessler, D. M. (2010). Elevation leads to altruistic behavior. Psychological Science, 21, 315-320. 

附录

关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等情况调查问卷

1.您的性别①男②女

2.您的年级:①大一②大二③大三④大四

3.您的专业方向:①文科类②理科类③艺体类

4.您的经济状况:①较差②一般③较好

5.您是否有同胞兄弟姐妹:①是②否

6.您之前生活在:①农村②乡镇③城市

◈下面是针对您在亲社会行为方面的一些提问。请仔细阅读,在您觉得最符合您实际情况的选项内打√。

序号题目完全

符合比较

符合不

确定比较

符合完全

符合

1有人在场时,我会竭尽全力帮助别人。12345

2当我能安慰一个情绪不好的人时,我感觉非常好。12345

3当别人请我帮忙时,我很少拒绝。12345

4有人围观的情况下,我更愿意帮助别人。12345

5我倾向去帮助那些真正遇到麻烦急需帮助的人。12345

6在很多公众场合中我更愿意帮助别人。12345

7当别人请我帮忙时,我会毫不犹豫的帮助他们。12345

8我更愿意在匿名的情况下捐款。12345

9我倾向于帮助那些严重受伤或患病的人。12345

10我捐钱捐物不是为了能从中有所获益。12345

11别人求我帮助时,我会很快放下手头的事去帮助他。12345

12我倾向于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而不留名。12345

13我倾向于帮助别人,尤其是当对方情绪波动的时候。12345

14在有人看着的情况下,我会竭尽所能帮助他人。12345

15当别人处于饥寒交迫时,我会很自然为他们提供帮助。12345

16大多数情况下,我帮助别人不留名。12345

17我投身志愿服务付出时间精力,不是为了获得更多回报。12345

18我在他人情绪激动的情境中更有可能去尽力帮助他们。12345

19当别人要求我帮助他们时,我从不拖延。12345

20我认为在当事人不知道的情况下给予帮助是最好的。12345

21在让人情绪激动的情况下,我更想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12345

22我常在别人不知道的情况下做些捐助,这样让我感觉很好。12345

23我帮助别人不是为了将来他们相应的回报我。12345

序号题目完全

符合比较

符合不

确定比较

符合完全

符合

24当别人提出要我帮忙时,我会尽我所能的帮助他们。12345

25我经常帮助别人,即使从中得不到任何好处。12345

26当别人心情很不好的时候,我常常帮助他们。12345

◈下面是针对您在积极共情方面的一些提问。请仔细阅读,在您觉得最符合您实际情况的选项内打√。

序号题目完全

符合比较

符合不

确定比较

符合完全

符合

1我会常常幻想或设想一些可能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12345

2对于比我不幸的人,我常常为他们担心12345

3有时我觉得很难从对方的角度来看事情。12345

4有时当别人遇到问题时,我不会为他们难过。12345

5我能深深体验到小说中人物的感情。12345

6在紧急情况下,我感到忧虑不安。12345

7我通常能够客观地观看一部电影或戏剧,而很少被完全打动。12345

8我会试图体会争议中每个人的视角,再对争议的事情做决定。12345

9当我看到有人被利用的时候,我会有种想保护他们的感觉。12345

10有时处在情绪非常激动的情境下,我会感到无助。12345

11我有时会想象从朋友的角度去看事情,借此来更好地理解他们。12345

12我很少会对一本好书或电影深深地入迷。12345

13当我看到有人受到伤害时,我会保持平静。12345

14别人的不幸很少让我无法平静。12345

15如果我确定我是对的,我不会浪费许多时间来听别人的争论。12345

16在看完一场电影或戏剧后,我感到自己仿佛是其中的一个角色。12345

序号题目完全

符合比较

符合不

确定比较

符合完全

符合

17我害怕处于情绪强烈的情境中。12345

18当我看到有人受到不公平对待时,我有时对他们不是非常同情。12345

19我通常能有效处理紧急状况。12345

20我常常被看到的事情打动。12345

21我认为任何事情都有两面,并且试图看到这两面。12345

22我会把自己描述成一个心肠很软的人。12345

23当我看一场好电影的时候,我能很容易地把自己设想成主角。12345

24在紧急情况下我容易失去控制。12345

25当我对别人感到不快时,我常常会试着设身处地的考虑一下。12345

26我在阅读有趣的故事或小说时,会想象如果故事中的事情发生在我身上我会有什么感受。12345

27当我看到有人处于紧急情况中急需帮助时,我会不知所措。12345

28在批评别人以前,我会试图想象如果我是他们会有什么感受。12345

◈下面是针对您在道德提升感方面的一些提问。请仔细阅读,根据您看到或听到美德行为后可能的反应倾向,在您觉得最符合您实际情况的选项内打√。

序号题目完全

符合比较

符合不

确定比较

符合完全

符合

1心情感到很激动。12345

2有时候会感动的流眼泪。12345

3相信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12345

4相信人们大多数的行为都是值得尊敬的。12345

5在以后自己会试着去效仿这些美德行为。12345

6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可以做更多好事的人。12345

7感觉很受鼓舞和振奋。12345

8听到或看到这些美德事件有时会激动的心跳加速。12345

序号题目完全

符合比较

符合不

确定比较

符合完全

符合

9世界上本来就充满了善良和慷慨之举。12345

10感到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自己的榜样。12345

11心中产生敬畏和钦佩之情。12345

12感到自己应该像做好事的人学习。12345

13感到心潮澎湃。12345

14在以后想自己能像主人公一样做好事。12345

15感到自己更愿意去帮助有需要的人了。12345

16愿意与别人分享这件美德事件。12345

17世界上仍然有许多善事。12345

18感到自己更愿意去关爱他人了。12345

19感到自己想为别人做点好事。12345

20胸口好像有股暖流在涌动。12345

21感到自己更愿意去帮助他人了。12345

下列词语是用来描述一个人的特征的:守信的,诚实的,孝顺的,负责的,真诚的,礼貌的,善良的,助人的,正直的,忠诚的。现在,请您想像一个拥有这些品质或特征的人,这个人可以是您,也可以是他人。

◈下面是针对您在道德认同方面的一些提问。请仔细阅读,并根据您在想象这个人时的感受,在您觉得最符合您实际情况的选项内打√。

序号题目完全

符合比较

符合不

确定比较

符合完全

符合

1做一个有如上品质的人会让我感觉很好。12345

2成为拥有这些特征的人对我来说很重要。12345

3我在空闲时间做的事情能清楚的反映我有如上品质。12345

4我读的书、杂志能清楚地表现我有如上品质。12345

5有这些品质对我十分重要。12345

6在我的工作学习环境中,平时别人知道我拥有这些特征。12345

7我积极参加能表现这些品质的活动。12345

8我强烈渴望拥有这些品质。12345

序号题目完全

符合比较

符合不

确定比较

符合完全

符合

9因为我有以上的品质,所以每个接触我的人都特别认可我。12345

10我想尽力实现上述品质,这样才能对自己的品行感到满意。12345

11具有了以上的品质会让我感到自豪。12345

12我认为具有如上品质会使我的一生很有意义。12345

13我认为有如上的品质会让我感到快乐。12345

14我常常希望自己能成为有如上品质的人。12345

15周围的邻居都曾经夸奖我有上述品质。12345

16我有如上品质,所以赢得了大家的信赖。12345

致 谢

大学时光已经离开,在这四年的时光中,既有遗憾也有收获,遗憾的是四年的时光,疫情就占去了三年,无法体验到真正的大学生活,同时也收获了许多知识与欢乐。

感谢在这大学四年的时光中让我遇到了各位老师以及同学,感谢老师在这四年的时光教会了我们许多,不论是专业知识还是生活技能,让我能更好的面对接下来的生活。感谢我的同学们和室友们在这四年的时光中带给我的各种欢乐。最后,还要感谢一下自己,感谢自己的坚持,因为坚持,我完成了自己的学业,因为坚持,我选择了心理学,希望自己也同样能继续坚持下去。

“如果回到18岁,我还选择心理学。”

心理学论文
相关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