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2
浏览摘要
随着移动技术的快速发展,监控手段变得愈加广泛和强大。越来越多的移动应用程序过多地收集和记录用户的个人信息,使得移动环境下的隐私问题愈演愈烈,严重影响移动商务的健康发展。隐私管理作为当前一种有效的隐私保护手段,吸引了国内外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而如何设计隐私管理的技术特征,则成为移动商务服务商亟待解决的问题。现有研究主要聚焦于内容和形式等维度,来探索隐私管理应具备的技术特征,鲜有从隐私管理功能设计的视角,来探究隐私管理应具备的技术特征,及其对移动用户信息披露行为的影响机理。因此,本研究基于沟通隐私管理理论(CommunicationPrivacyManagement,CPM)框架,探索了隐私管理应当具备的主要技术特征,并探讨这些技术特征对移动商务用户信息披露意愿的影响机理。
从移动商务用户需求的视角出发,本研究揭示了隐私管理的技术特征对移动用户信息披露意愿的影响作用。(1)基于沟通隐私管理理论中边界协调的三个维度一—边界渗透、边界所有权及边界联结,提出了隐私管理的三个技术特征一一信息管理、许可声明管理和交互管理。(2)聚焦于隐私管理的技术特征,以用户的感知控制和感知的监视作为中介变量,构建了隐私管理的技术特征对移动商务用户信息披露意愿的影响模型。(3)通过情景式问卷的调査方式,釆用SmartPLS3.0对收集的283份有效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隐私管理的技术特征(信息管理、许可声明管理和交互管理)通过感知控制对移动用户个人信息披露意愿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且信息管理和交互管理对移动用户的信息披露意愿有直接的正向影响;同时,感知的监视对感知控制与移动用户信息披露意愿之间的关系也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
研究结论不仅为学者们日后系统深入地探究移动商务用户信息披露意愿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移动服务商设计符合用户需求的移动商务应用,刺激更多的移动用户披露个人信息,从而促进移动商务企业健康的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指导与建议。
关键词:移动商务;隐私管理;技术特征;感知的监视;信息披露意愿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绪论 1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
1.1.1研究背景 1
1.1.2研究意义 2
1.2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3
1.2.1研究内容 3
1.2.2技术路线 4
1.2.3论文框架 5
1.3研究创新点 6
1.4本章小结 7
第二章文献综述 8
2.1隐私管理・ 8
2.2感知的监视 10
2.3相关理论 12
2.3.1CPM理论:边界控制权 12
2.3.2CPM理论:隐私边界协作 12
2.4本章小结 13
第三章假设提出及模型构建 15
3.1隐私管理的技术特征 15
3.2研究假设 15
3.2.1感知控制、感知的监视和信息披露意愿之间的关系 15
3.2.2隐私管理的技术特征与感知控制、信息披露意愿的关系 16
3.3模型构建 18
3.3本章小结 19
第四章研究方法 20
4.1情景设计及操作 20
4.2问卷设计 21
4.2.1半结构化访谈 21
4.2.2预实验 22
4.2.3正式问卷 26
4.3数据收集 27
4.4本章小结 27
第五章数据分析 29
5.1样本统计分析 29
5.2操作检验 29
5.3信度和效度分析 31
5.3.1信度分析 31
5.3.2效度分析 32
5.4假设检验 33
5.5中介作用检验 34
5.6结果讨论 36
5.7本章小结 38
第六章结论与展望 39
6.1研究结论 39
6.1.1理论贡献 39
6.1.2管理启示 39
6.2局限与未来研究 40
参考文献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智能手机应用的不断丰富,为移动电子商务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消费者对于移动设备的粘性有了极大的提高,移动群体也在不断壮大。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报道,截至2018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较2017年底增加5653万人,比例提升了3.8个百分点;随着移动互联网覆盖范围不断的扩大,移动网民的占比将会持续升高卩1。可见,大量移动用户数据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为探索潜在移动商务市场提供了机会23】。面对纷繁复杂的竞争市场,移动商务企业越来越依赖于用户信息以完善他们的营销战略[句,用户数据成为移动企业是否具备竞争优势至关重要的资源。
相较于传统的网络环境,移动商务环境具有移动性、社交化以及个性化等特性⑶。然而,移动技术在推动移动应用快速发展,给予人们便利的同时向,也给移动服务商提供了更加强大的监控手段[刀,导致了巨大的隐私泄露风险,这种风险可能会放大用户对移动应用釆纳决策的隐私顾虑囹,使得拒绝披露个人信息成为移动商务用户普遍的隐私保护策略凶。2014年美国大型社交网站一Facebook就发生过用户信息泄露的现象,短短四年的时间,“泄密事件”再次升级,2018年Facebook又被指长期收集安卓用户的通话记录和短信等数据。据“华尔街日报”透露,不少移动商务应用在未经用户同意的情况下定期记录和传送个人信息【9】,进一步加剧了移动用户的隐私担忧卩°】。用户这一对隐私控制权丧失的担忧心理,成为信息时代自我披露的重大障碍皮尤研究中心在美国开展的调査显示,由于担心所分享的个人信息将被实时监控,54%的用户决定不安装手机应用;30%的用户表示他们会卸载相关手机应用卩]。可见,移动服务商对用户信息的监控行为直接负向影响了移动用户的行为意愿,严重阻碍了移动商务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不少学者指岀,“感知的监视”对于用户的行为决策十分重要卩2,】3】。然而,在信息系统领域中,关于“感知的监视"的研究较少,且现有的研究仅将“感知的监视”视作单一自变量,以探究其对用户行为决策的间接影响效果,缺乏移动商务环境下,“感知的监视”与移动用户行为决策之间关系的直接证据。
全国委员会委员李正国指出,用户作为信息的主体,应该享有对个人信息控制和防止隐私入侵的权利;而互联网作为处理用户信息的主体,在获得用户授权的情况下,才能对他们的个人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和共享卩4]。隐私管理作为当前一种有效的隐私保护措施〔功,引发了国内外学者们广泛的关注与思考。已有研究指出,隐私管理(如隐私政策、隐私声明等)能显著提高用户隐私控制权,减缓其感知的监视[16,1刀。倘若隐私管理措施能明确信息交流、信息互动等具体特征,那么92%的用户愿意提供他们的个人信息网。因此,有必要从功能设计方面不断完善隐私管理,提高用户的信息控制感知卩9],缓解其感知的监视,为用户营造一个安全的移动环境。目前,针对隐私管理技术特征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传统网络环境下RO】,而移动商务环境下的研究较少,且绝大部分研究主要聚焦于内容和形式等维度,来探索隐私管理应具备的技术特征,鲜有从隐私管理功能设计的视角,来探究隐私管理应具有的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对移动商务用户信息披露行为的影响机理。
因此,本研究立足于移动商务环境,从隐私管理功能设计的视角出发,运用实证的研究方法,探索有效的隐私管理应具备的技术特征,并揭示这些技术特征对移动商务用户信息披露意愿的影响机理。此外,本研究引入“感知控制”和“感知的监视”等衡量移动商务用户信息控制水平的变量,从移动用户信息控制的诉求角度着手,深入剖析了在“感知控制”和“感知的监视”的中介作用下,隐私管理的技术特征如何影响移动商务用户信息披露意愿。研究结论不仅为学者们探究移动用户信息披露意愿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也为移动应用服务商开发设计符合用户需求的隐私管理措施,促进用户披露更多的个人信息提供相应的理论指导与建议。
本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为“移动商务环境中基于披露控制及其可感知性的隐私保护机制研究”(No.71571082)项目的部分成果。
1.1.2研究意义
信息互联时代,移动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离不开用户数据。用户信息披露己构成电子商务活动重要的组成部分QI其影响作用是巨大的[22】。用户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他们的行为极大程度上会影响其他消费者囚】。因此,为促进移动商务企业健康持续的发展,移动用户信息披露问题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热点议题。据此,本研究从隐私管理的功能设计视角出发,探索隐私管理的技术特征及其对移动商务用户信息披露意愿的影响作用,具备以下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理论研究意义
目前,针对隐私管理的研究,大多聚焦于隐私管理的内容和形式等维度,来探究隐私管理的技术特征对用户信息披露意愿的影响作用,鲜少专注于应该如何设计隐私管理功能,以及其对移动商务用户信息披露意愿的影响效果。为此,本文面向移动电子商务环境,结合已有的文献,根据CPM理论中边界协调的三个维度——
边界渗透、边界所有权及边界联结,提取出隐私管理的三个关键技术特征因子;同时,本研究引入“感知控制”和“感知的监视”这两个衡量移动商务用户信息控制水平的变量,着眼于移动用户信息控制需求视角,深入剖析了隐私管理的技术特征,在“感知控制”和“感知的监视”的中介作用下,对移动商务用户信息披露意愿的影响机制问题。这不仅为从技术特征的视角来研究隐私管理与移动商务用户行为提供了较大的理论价值与启发,同时还扩展了移动商务用户行为的研究。
(2)企业实践意义
移动监控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疑是增加了移动商务用户信息泄露的机会,导致移动用户的流失率不断增加,因此,移动商务环境下,积极设计开发有效的隐私管理功能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深入挖掘隐私管理的关键技术特征,这有助于企业了解移动商务用户的真实诉求,为企业更好地开发合适高效的隐私保护措施提供了依据。此外,本文借助感知的监视和感知控制等因素的中介作用,探究了隐私管理的技术特征对移动商务用户的信息披露行为所发挥作用的大小,这不仅为企业及时掌握移动商务用户的行为偏好提供了帮助,同时也加强用户对相关隐私问题的正面认知,为其保护个人隐私信息提供了指导。
1.2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2.1研究内容
基于前人成熟的理论基础,本研究以移动商务为具体情境,着眼于用户的隐私信息控制需求,基于CPM理论,探寻了移动商务用户最为关心的隐私管理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是如何通过移动商务用户的感知控制和感知的监视的中介作用,影响其信息披露意愿的?基于此,拟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研究:
(1)隐私管理技术特征因子的探究。
梳理隐私管理相关文献,融合沟通隐私管理理论(CommunicationPrivacyManagement,CPM),从隐私管理的功能设计方面着手,寻找移动商务用户较为关心的隐私管理技术特征因子。隐私管理的技术特征类似于沟通管理理论(CPM理论)中边界协调准则所描述的三个维度——边界渗透、边界所有权及边界联结,因此,本研究确定了信息管理、许可声明管理和交互管理这三个因素作为隐私管理关键的技术特征因子。随后,邀请信息系统领域多位专家和在校大学生,展开半结构化访谈活动,访谈结果进一步验证了信息管理、交互管理以及许可声明管理能很好地诠释受试者们的隐私保护需求。
(2)隐私管理的技术特征对移动商务用户信息披露意愿影响机理。
本文基于沟通隐私管理理论,构建了隐私管理技术特征对移动商务用户信息披露意愿影响模型,结合相关文献,实证分析了隐私管理的技术特征对移动商务用户信息披露意愿产生的影响作用。同时,着眼于移动技术监控手段,从移动商务用户的信息控制需求出发,本文引入“感知控制"和“感知的监视”作为中间变量,验证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中介作用,进一步探究了在“感知控制”和“感知的监视”的中介作用下,隐私管理技术特征对移动商务用户的信息披露意愿的影响机理。
1.2.2技术路线
为展开上述内容的研究,本研究釆取了以下方法:
(1)文献分析法
收集、鉴别、整理与隐私管理、隐私保护措施、感知的监视等相关的研究文献,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汇总,并以此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聚焦当前隐私热点、难点问题,挖掘出问题的新思路。
(2)定性分析法
依靠前人丰富的实践经验,立足于本研究的实际问题,梳理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深入探索移动商务用户的需求,结合管理信息系统领域的相关理论,构建移动用户个人信息披露决策模型。
(3)半结构化访谈
通过査阅相关文献,确定访谈目标,拟定提纲,并邀请信息系统领域权威专家以及在校大学生作为本次的访谈对象。访谈者首先介绍自己的身份,并表明本次调研为学术性探究,保证受访者信息的隐匿性;然后,针对情景问卷的内容,进行引导性提问,同时根据访谈时的实际情况灵活、及时地做出必要的调整;最后,鉴于受访者的反馈意见,对问卷进行润色,验证问卷情景的有效性。
(4)情景式实验方法
情景式问卷共包含三个部分:一、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常见的人口统计信息;二、情景体验:为了使情景更加真实,本研究模拟了移动商务环境下W公司即将上市的一款移动商务Ap Ydgo体验场景,该App提供网络购物、外卖预订、
旅游团购等服务外,还内嵌隐私管理功能以保护用户的信息隐私,让消费者切身体验到对隐私信息随时随地的控制。研究通过各操作自变量“高”、“低”或“有”“无"来反映不同的情境;三、量表问卷:为保证量表的内容效度,本研究的问卷设计均来源于国内外己有的成熟量表,并根据研咒的目的在语义上进行适当的修改。
(5)定量研究方法
实证分析法是目前较为普遍的一种定量研究方法。本文釆用问卷调研的数据收集方法,获取本研究所需的样本数据。首先,釆用SPSS22等数据分析软件对小规模前测(65份有效样本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样本数据的信、效度检验以及多重共线性检验等;其次,通过数据分析,调整模型至最优,进一步调整问卷内容和结构,开展正式的情景实验。然后,运用SPSS22、SmartPLS3.0软件,对收集的283份有效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对自变量进行操作检验,并对潜在因子展开了验证性因子分析、样本数据的信度和效度检验,同时验证了“感知控制”与“感知的监视”的中介作用;最后,对假设模型进行路径系数检验,揭示有关结论。
综上,本文的技术路线如图1.1所示:
1.2.3论文框架
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各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绪论。由当前纷繁复杂的移动监控手段引出本文的研究背景,明确本文的研究价值;紧接着,扼要阐明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形成完整的论文框架;最后,指出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文献综述。系统分析了国内外学者针对“隐私管理”、“信息披露意愿”
及“感知的监视”的相关研究,并指出己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同时,详细阐述了沟通隐私管理理论(CommunicationPrivacyManagement,CPM)的基本概念以及相关研充,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第三章: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本文基于CPM理论及相关参考文献,聚焦于隐私管理的技术特征的探究,以用户的感知控制和感知的监视作为中介变量,构建了隐私管理技术特征对移动商务用户信息披露意愿影响模型,并提出了9条相关研究假设。
第四章:研究方法。运用情景式调查问卷,通过线上线下问卷相结合的方式收集样本数据。首先,基于前人成熟的量表,同时邀请本领域多位专家及在校大学生展开半结构化访谈活动,并对问卷进行反复润色,形成初始问卷;紧接着,进行预实验,通过分析小规模样本数据,检验了实验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并对问卷量表进行适当的调整;最后形成最终问卷,正式开始大规模实验调研。
第五章:数据分析。运用数据分析工具,对样本数据进行了人口描述统计分析,同时釆用SmartPLS3.0对收集的283份有效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探索了隐私管理应具备技术特征,并验证了这些技术特征对移动商务用户信息披露意愿的影响效果,此外,还证实了“感知控制”和“感知的监视”的重要中介作用。
第六章:研究结论与讨论。梳理汇总本文的研究成果,为促进移动商务健康有序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设性意见,同时也明确了本文的局限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1.3研究创新点
本文从CPM理论的视角出发,结合现有文献,以移动商务为具体情境,采用情景实验的方法,实证分析了隐私管理的技术特征对移动商务用户信息披露意愿的影响机理。基于此,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
(1)从隐私管理功能设计的视角,来探究隐私管理应具备的技术特征,及其对移动商务用户信息披露意愿的影响机理。
现有研究主要从内容和形式等方面,来探索隐私管理应具备的技术特征,及其对解决用户隐私问题的作用效果,鲜有研究从隐私管理功能设计的视角,来考虑隐私管理的技术特征及其对移动用户信息披露行为的影响机理。为此,面向移动电子商务环境,本研究根据CPM理论中边界协调准则的三个维度——边界渗透、边界所有权及边界联结,分别提出了隐私管理应具备的三个关键的技术特征,并考察了这三个技术特征对用户信息披露行为的影响作用,这为从技术特征的视角来研究隐私管理与移动商务用户行为提供了较大的理论价值与启发。
(2)探究了感知的监视对感知控制和移动用户信息披露意愿的中介作用。
目前,有关“感知的监视”的研究主要将其作为自变量,来探索它的影响效果,较少将“感知的监视”视作一个中间变量,来探究其中介作用。结合己有文献,本研究引入“感知的监视”这一反映用户个人信息控制水平的中介变量,从移动商务用户信息控制诉求视角出发,剖析了在感知控制和感知的监视的中介作用的影响下,隐私管理的技术特征对移动用户信息披露意愿的作用机制问题,揭示了隐私管理的技术特征对移动商务用户行为的影响机理,拓展了移动商务用户行为的研究。
1.4本章小结
针对移动电子商务环境目前所存在的隐私问题,本章节指出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同时,扼要概述了本文的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并形成完整的论文框架,同时,提出研究的难点与创新点,以便更好地理清本文的研究思路。
第二章文献综述
2.1隐私管理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推动了消费者的购买决策SI。然而,近年来数据泄露事件的频发,以及他们预先保护个人信息的能力有限【22】,使得消费者的隐私问题成为电子商务推广的主要挑战。然而,僵化且不灵活的隐私管理措施(如隐私政策、隐私声明等)是不够的,仔细设计开发有效的信息隐私管理功能对于诱导用户提供个人信息十分重要a。。]。据此,如何有效地设计隐私管理的技术特征,逐渐引发了学者们的关注与思考,并从内容或形式等视角,初步探索了隐私管理对用户行为的影响效果。
WU等基于跨文化的背景下,从隐私政策的内容着手,调查了在线网络环境下,隐私政策的内容与在线用户提供个人信息的意愿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在不同文化背景的调节作用下,隐私政策的内容与隐私担忧、信任之间存在重要的联系,且能间接对在线用户的个人信息提供意愿产生影响作用"I。
Chang等致力于在线银行环境下隐私政策内容的探究,并进一步验证了在线隐私政策的内容对用户感知的隐私的影响效果;研究指出,隐私政策的内容可细化为三个维度(通知、访问和实施),且这个三个维度均能显著影响在线用户的隐私控制,从而对其个人信息披露意愿产生影响作用〔2刀。
Li等通过传统网络环境下,消费者初始使用阶段的情感和认知反应,从隐私管理措施的内容(感知信息的相关性和隐私声明意识)视角出发,探索了在线消费者的隐私保护信念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感知信息的相关性和隐私声明意识均正向影响在线用户的隐私保护信念,感知信息的相关性负向影响其隐私风险信念;且在线用户的隐私保护信念对其行为意愿有促进作用,而隐私风险信念对用户的行为意愿有抑制作用[28】。
lyilade和Vassileva基于在线社交网络环境,设计了一种有效的隐私政策语言(P2U),即以信息使用目的为导向的信息处理过程,以保护用户的隐私安全;通过研究分析发现,P2U可以充分满足在线用户控制个人隐私信息的需求,促进他们向在线社交应用分享自己的个人信息卩刀。
朱侯等基于在线社交媒体平台,着眼于隐私政策内容的完整性和可读性两方面,探讨了隐私政策的内容对用户的隐私政策阅读意愿的影响作用;通过对344份有效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隐私政策内容的完整性和可读性均能对用
户的阅读意愿产生积极的影响作用,同时,隐私政策的篇幅长短适宜,如果内容详细,表达精要,用户的在线阅读率也会增高〔29】。
唐远清和赖星星通过对比分析Facebook与微信两个社交媒体平台的隐私政策文本,从形式与内容两个方面,验证了不同情境下隐私政策的有效性;研究发现,简单、全面的内容表述以及多样化的形式展现,能显著缓解用户的隐私顾虑,真正保障了他们的隐私安全[3。]。
Weber面向在线网络环境,为剖析企业如何使用和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探究了隐私政策的格式和完整性对在线用户提供个人信息意愿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揭示了隐私政策的格式与在线用户提供个人信息的意愿之间存在的显著关系,但未发现隐私政策的完整性对用户披露个人信息的意愿的影响作用DM。
Capistrano和Chen立足于传统网络环境,聚焦于隐私管理措施的内容和形式等维度,探索了隐私管理措施应具备的三个关键设计元素(长度,可见性和明确性),并检验了他们对传统网络用户的信息分享行为的影响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可见性、明确性与用户的信息分享行为之间存在的较为明显联系,而且长度对其分享个人信息决策的影响作用不显著3]。
还有学者针对移动环境,对隐私管理措施内容的长短进行了探究,研究发现,对于移动用户来说,当隐私声明过长,他们常常感觉难以理解,以至于完全忽略他们的存在;相反,过于简短的隐私声明又不利于及时通知在线用户获悉相关的隐私条例;因此,隐私声明的长度只有适宜,才能有效提高移动用户的隐私保护意识EL
综上所述,本研究回顾并整理了近10年期间,针对隐私管理技术特征相关的国内外文献,具体以百度学术为主要的搜索网站,同时辅以EBSCO、WWW以及Springer等搜索网址。
研咒分析发现,尽管国内外学者对隐私管理措施的技术特征展开了相关的研究,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①从研究内容方面来看,已有研究主要聚焦于内容和形式,来探索隐私管理应具备的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对解决用户隐私问题的作用效果,鲜有从隐私管理功能设计的视角,来探究隐私管理应具备的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对移动用户信息披露行为的影响机理;②从研究情境方面来看,隐私管理技术特征的相关研究多集中于传统网络环境或在线社交环境,针对移动环境的研究较少,尤其缺乏涉及用户财务、交易等敏感信息的移动商务环境下的研究。
2.2感知的监视
监视是指收集和处理用户信息,试图推测用户的行为和偏好BL感知的监视代表着用户感觉隐私受到侵犯而产生的恐慌与担忧的心理。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体验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移动技术的不断强化,使得移动应用程序可以随时随地检测用户当前的位置与时刻,并记录其网络浏览历史等敏感信息卩习。移动服务商这一监控行为直接影响了用户感知的满意程度卩2〕,甚至可能改变移动用户的行为路径。因此,用户感知的监视逐渐引起各行业的重视,学者们也纷纷投身于对用户感知的监视的研究之中,简单揭示了感知的监视与用户隐私之间的联系。
Solove通过探究移动企业监视的行为对移动用户隐私的本质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无论移动企业是公开还是隐匿用户的个人信息,其对移动用户个人信息的收集行为就已经对他们造成伤害,而持续的监视行为更是表现岀移动服务商对用户的不尊重,那么用户会本能的进行反抗,拒绝使用移动应用,从而阻碍移动企业有序的
Park等基于刺激生物反应(s-o-r)框架,探究了在线社交商店的社会环境(即社交环境)对在线购物者行为的影响作用。信息监控作为主要的环境特征之一,能随时向在线服务商提供此网站中消费者及其线上社交网络朋友圈的一切活动,严重影响了在线用户的情感和认知,从而对其满意度和感知的有用性产生消极影响作用。因此,研究指出,信息的监控和在线交易中用户个人信息的二次使用被认为是有风险的[36]。
Xu等基于已有文献,全面系统地揭露了移动用户隐私担忧的本质。研究发现,移动用户隐私担忧由三个维度(感知的监视、感知入侵和个人信息的二次使用)构成,且移动用户在使用移动应用程序时,感知的监视、感知入侵和个人信息的二次使用均能抑制移动用户信息披露意图,进一步验证了隐私担忧是影响移动用户信息披露行为的核心因素[37】。
Campbell调査了加拿大部分在线社交用户对信息隐私问题的看法,研究发现,在社交活动中,感知的监视、感知联系和感知信息的相关性等因素作为衡量社交用户的公平性感知的三个维度,能显著影响用户感知的隐私风险〔38]。
Sharma和Crossler基于CPM理论,面向社交商务环境,探究并验证了影响社交商务用户交易过程中信息披露意愿的因素。结果表明,感知的监视、感知的联系性以及感知的相关性作为信息交换公平的三个主要维度,感知的相关性负向影响社交商务用户的风险感知,而感知的监视、感知的联系性正向影响社交商务用户的风险感知,从而间接影响用户的信息披露意图[22】。
陈昊等基于“认知-情感-行为意愿”的研究范式,揭示了社交媒体环境下,隐私关注与用户持续使用意愿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感知的监控、感知的入侵和个人信息的二次使用等均能较好地衡量隐私关注构念,测量了隐私关注在用户情感的中介作用影响下,能显著影响社交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⑶。
进一步地,该团队运用实证的研究方法,验证了在移动媒体环境下,隐私关注对移动用户的隐私保护动机产生积极的影响作用;而感知的监视、感知的入侵和个人信息的二次使用等作为构成隐私关注的三个关键性维度,在很大程度上评估了隐私关注的作用效果[53】。
综上所述,通过梳理国内外有关“感知的监视”的文献,分析发现,现有针对“感知的监视”的研究较少,且已有文献仅将“感知的监视”视作普通自变量,以探究其影响作用,鲜有研究将“感知的监视”看作中介变量,试图探索涉及财务交易等敏感信息的移动商务环境下,“感知的监视”对感知控制和移动用户信息披露
11
意愿之间的中介作用。
2.3相关理论
沟通隐私管理理论(CommunicationPrivacyManagement,CPM)由Petronio于1991年提出,它描述了用户管理隐私信息的过程,解释了人们是如何对信息的披露与隐藏进行决策的[39】。与已有揭示用户行为的理论不同,CPM理论不仅仅只是探索广泛的自我披露行为,更多的以隐私信息作为研究焦点,探索人们隐私披露行为[35】。隐私信息的隐匿与公开原本就是一对辩证性因子,而沟通隐私管理理论则是实现两者彼此协调,强化隐私边界控制的管理准则[39】。Petronio指出,CPM理论中边界控制权和边界协作是解决隐私问题较为关键的两条准则[4°]。
2.3.1CPM理论:边界控制权
CPM理论常以“边界”暗喻人们对信息隐私区域与公开区域的划分I",且假定人们拥有的隐私信息均属于自己的,因此有权控制是否披露个人信息以及向谁分享个人信息"I。一旦信息被披露,潜在的隐私泄露风险随之而来,人们控制个人信息的意识也会大大提升。然而,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境下,对隐私边界控制水平的要求相去甚远。当用户控制水平较低时,隐私边界的渗透程度较高,过多的个人信息流出边界,他们会变得战战兢兢,失去安全感,产生被监视的感觉[也反之,当用户的边界控制水平较高时,隐私边界的渗透程度较低,信息的流动性也会相应减弱,使得他人获得较少的用户信息,从而提高了用户对个人信息的感知控制。
2.3.2CPM理论:隐私边界协作
CPM理论进一步指出,当个人信息流出边界后,由于信息的分散性,信息披露者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拥有者,他将与接收者共同拥有该信息【42】。为了避免信息被泄露,双方需要协定共同的规则来保证信息的安全,即隐私边界协作〔43】。具体来说,-它提出了三种协调特征,即边界渗透(什么信息能被披露)、边界所有权(信息使用的意图)、边界联结(是否与他人联系),分别代表了个人隐私信息被收集、使用、共享时控制隐私边界的三种方式【4句。
CPM理论己被广泛应用于各研究情境中以探究个体隐私行为决策。例如,Kennedy-Lightsey和Frisby运用CPM理论,解释了当前父母隐私侵犯行为的形成原因。结果发现,父母的隐私侵犯行为与青少年个人信息感知的所有权呈正相关,并与青少年的信息公开行为呈负相关【45]。有研究指出,决定是否向个人(例如,朋友或亲人)披露私人信息所涉及的心理过程同样类似于在决定是否向在线公司披露
个人信息时必须执行的决策过程[46】。Metzger釆用沟通隐私管理理论,揭示了电子商务环境下用户信息披露意愿与隐私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指出,在线交易发生时,用户会主动建立个人信息边界,以形成相关规则,通过决定是否披露或隐藏自己的个人信息,来管理他们的隐私问题"I。梁晓丹等基于CPM理论,从信号传递理论的视角出发,釆用2*2的情景模拟实验的研究方法,探究了在线网络环境下,隐私政策对在线用户信息披露意愿的影响作用,以及信息敏感度的调节作用;实证分析表明,在线网站提供明确的隐私政策声明、权限水平和保护程度,能有效增强其信息控制感知,降低隐私风险,从而提高在线用户提供个人信息意愿性力。付东普和贺安华基于沟通隐私管理理论,构建了隐私关注与B2C电子商务用户忠诚度之间关系的研究模型。通过问卷调研的方式,实证验证了在提供较多的个人真实信息给服务商后,电子商务用户隐私关注程度越高,其网络购物忠诚倾向越明显,便越能促进电子商务用户的网络消费;而隐私关注程度越低的用户,其网络购物忠诚倾向也就越低,他们越容易放弃网络消费的想法岡。Choi等基于CPM理论,提出信息收集与张贴控制是移动应用中威胁信息所有权的两种隐私特征;并探究了信息收集、张贴控制与移动用户信息披露意愿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该隐私特征均会增加用户具体情境下的隐私担忧,继而降低其向Facebook应用提交个人信息的意愿"L
综上所述,CPM理论逐渐被学者们所认可,用以全面系统地解决信息管理领域中的隐私问题[22,27,37,4】]。在技术革新的移动环境下,移动服务商轻易能获取用户大量的敏感信息,例如:浏览器历史记录、日历事件、照片和联系人信息等,用户感知的监视会随之提高,他们迫切希望获得信息控制权。因此,本研究釆用CPM理论作为理论框架,将隐私管理视作一种边界协调规则,聚焦于边界协调规则中的边界联结、边界渗透和边界所有权三个维度来探讨隐私管理的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如何影响移动用户的信息披露意愿。
2.4本章小结
本章节主要对“隐私管理”和“感知的监视”等相关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同时梳理了与之联系的相关理论研究。首先,隐私管理作为一种有效的隐私保护技术,获得越来越多学者们的青睐。己有研究涉及传统网络环境或移动社交环境,且从内容或形式视角,验证了隐私管理技术特征对用户行为的影响效果。因此,移动环境下,如何设计隐私管理的功能成为该领域的热点问题。
然后,回顾了“感知的监视”的相关研究。企业的监控行为会给用户带来隐私泄露的风险,影响其感知体验。不少研究指出,用户感知的监视与其公平性感知程
度密切相关,严重影响影响他们的行为偏好。
最后,本研究详细阐述了CPM理论的基本概念以及相关研兖。CPM理论对揭示用户隐私行为决策起到很好地促进作用,因此,该理论也被越来越多的信息系统领域的学者们所认可。基于不同的研究背景,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来研究隐私议题,并提出自己的主张。
第三章假设提出及模型构建
3.1隐私管理的技术特征
隐私管理的技术特征类似于CPM理论中边界协调准则所描述的三种特征。其一为边界渗透,具体来说,边界渗透代表了用户对其个人信息种类暴露程度的控制。移动服务商通过提供详尽可供选择的信息披露种类选项来收集用户个人信息,能极大程度上增强用户对隐私信息种类暴露程度的控制[5。]。因此本研究用“信息管理”来衡量边界渗透。其二是边界所有权,即指用户对个人信息使用意图的控制。移动服务商通过声明用户信息使用目的,以获取用户信息的使用权限,能显著提高用户对个人信息使用目的的控制冋。因此本研究用“许可声明管理”来衡量边界所有权。其三是边界联结,一般说来,边界联结反映了用户对他人访问其个人信息权限的控制。移动商务企业通过与用户建立隐私交互界限,以提高用户对信息共享对象数量的控制"I。因此本研究用“交互管理”来衡量边界联结。
依据CPM理论,一项隐私保护措施的有效性与用户对信息的披露种类、信息共享对象以及个人信息的使用意图的控制水平密切相关[44]。据此,本文聚焦于隐私管理的信息管理、交互管理以及许可声明管理这三类技术特征。
3.2研究假设
3.2.1感知控制、感知的监视和信息披露意愿之间的关系
“感知的监视”是指用户对他人非授权的观察、听取、记录以及传播其个人信息感到担忧的心理[52,53】。感知的监视不仅会使用户感觉非常不舒服,而且还可能导致用户改变他们原本的行为偏好EL研究发现,当交易活动涉及对用户网络痕迹的监视时,由于服务商可能会收集用户的地理位置、社会保障号码、银行账户和交易习惯等敏感信息,用户往往会在该交易活动中感觉到较高的风险,因而降低其披露个人信息的意图[54】。目前,一些移动服务商为了获取较大的商业利益,在未经用户许可的情况下,擅自收集和存储个人信息。这种举动被认为是非常不道德的,也会大大提高移动用户隐私信息泄露的风险闵],导致用户感知的监视增强,无形中降低了移动商务用户的信息披露意愿。由此,移动应用收集用户的个人信息愈多,用户感知的监视越高,愈会拒绝提供其个人信息。据此,本研究假设:
H1:感知的监视负向影响移动商务用户的信息披露意愿。
控制因素早已被嵌入到大多数隐私概念论证和定义中,用于解决各种隐私问题卩。】。据调査显示,85%的成年人认为控制个人信息非常重要[7】。有学者提出,个体的行为感知显著影响着其行为意愿[56〕。也即,用户感知到其行为控制能力越强,那么他们执行意愿也会越高。已有研究发现,在线网站的隐私政策能显著提升用户的信任,并增强其隐私信息披露意愿SI。Taddei和Contena通过对在线社交网络用户自我披露意愿影响因素的探究,研究发现服务商积极隐私控制措施,能显著增强在线用户的隐私控制权,从而对在线社交网络用户自我披露意愿产生影响作用[5句。因此,结合相关文献对感知控制的理解,本研究将“感知控制”定义为用户感知自己有能力管理个人信息被移动服务商收集、使用和分享的情况HL
Xu等认为数据的收集行为是指他人对所需隐私信息的关注,也即隐私问题的根源【"°移动互联网监控技术强大的功能,解释了这种不断增长的隐私问题的源头SI。无论是合法的还是非法的数据收集行为,都会使人们感觉不自在HL触发用户被监视的感知[43】。然而,隐私控制通常被认为是决定隐私关注的关键因素【6。]。这是因为,用户在能够控制个人信息披露程度及信息流向的情况下,即决定谁可以接触到用户的哪部分信息并加以使用〔6。],他们感知的监视程度也会降低,其披露个人隐私信息的意愿也可能越强["I。随着移动技术的不断进步,移动服务商的隐私监视手段也愈发多样化,使得移动用户对于己披露给移动服务商的个人隐私信息,毫无控制能力,他们只得选择拒绝提供隐私信息,否则放弃使用该移动应用App。倘若移动服务商提供一定的措施来提高移动用户对个人信息的控制,能有效地降低隐私监控带来的潜在风险〔冏,同时促进移动用户使用移动应用App,进而推动移动商务企业的发展。据此,本研究假设:
H2:感知控制负向影响移动商务用户的感知的监视。
H3:感知控制正向影响移动商务用户的信息披露意愿。
3.2.2隐私管理的技术特征与感知控制、信息披露意愿的关系
依据James和Warkentin对“信息管理"的理解,本研究将“信息管理”定义为在向移动商务App披露个人信息时,移动用户能通过隐私管理对所披露的信息种类进行自由选择mi】。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移动用户信息对于移动商务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来说至关重要〔33】。然而,于移动用户而言,尽管移动服务能给他们带来较大的便利,但是提供过多的信息也可能会给自己带来许多未知的风险,引发移动用户的隐私担忧。己有文献指出,服务商提供的可供选择的隐私信息种类越详尽,移动用户在披露信息时的保护意识越强伽〕,越能提高用户对个人信息的控制感知。Silva和Frith基于移动商务定位环境,研究发现,在移动交易活动中,服务商提供
移动用户公开、透明的信息收集方式,能增强交易程序设置的公平性,从而提高移动用户对个人信息的控制感知【62】。此外,移动服务商处理个人信息的方式越透明,用户越愿意公开个人信息[63】。可见,信息管理能为移动用户提高安全可控的移动交易环境,促使其公开更多的个人信息。据此,本研究假设:
H4:信息管理正向影响移动商务用户的感知控制。
H5:信息管理正向影响移动商务用户的信息披露意愿。
“许可声明管理”是指移动用户通过隐私管理的作用,实现对依据自我需求来选择个人信息使用目的的目标〔佝。倘若企业强化对隐私信息使用意图的管理,会显著增加消费者对隐私权的控制【42],提高用户披露个人信息意愿【2匚例如,Milne和Culnan对2,468名美国用户在线阅读隐私通知的情况展开了调查,研究发现有效的隐私声明作为管理用户隐私的关键要素之一,会增加在线用户对隐私权的控制a】】。Knijnenburg等基于移动应用推荐系统,验证了服务商声明用户信息的使用目的,会对用户信息披露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65】。由此可见,当移动服务商主动对用户的信息使用意图进行授权声明时,用户对个人信息的控制感知会明显增强mi;同时,他们往往会因为感知到更高水平的隐私保护,从而促使其提供个人信息HU。据此,本研究假设:
H6:许可声明管理正向影响移动商务用户的感知控制。
H7:许可声明管理正向影响移动商务用户的信息披露意愿。
结合James和Warkentin对“交互管理”的理解,本研究将“交互管理”定义为移动用户在使用移动商务App时,隐私管理提供移动用户对信息共享对象能自主进行挑选的功能⑹]。己有研究表明,个体通过与他人之间建立交互界限(即自己与其他人之间的隐私边界)来管理隐私信息,能显著提高其对个人隐私信息的控制权[49】。倘若消费者无法获悉谁将使用其个人信息,会对其做岀明智的交易决策能力产生负面影响〔的。具体来说,当移动用户的个人信息被过多的第三方访问,即过多的信息共享对象进入其隐私边界时,用户往往感觉自己无法控制其个人隐私信息,从而隐匿自己的隐私边界,拒绝披露个人信息。有学者指出,如果移动服务商能赋予用户控制其信息共享对象的权限,那么移动用户对其隐私边界的控制权能得到极大的提升,从而激发移动用户披露信息的欲望3】。据此,本研究假设:
H8:交互管理正向影响移动商务用户的感知控制。
H9:交互管理正向影响移动商务用户的信息披露意愿。
3.3模型构建
自沟通隐私管理理论被运用于信息管理领域,解决用户隐私问题〔49】,便为移动商务用户的信息披露行为研究开辟了新的视角。移动监控技术的兴起,用户数据为提高用户的满意程度和服务质量提供了更多机会〔3]。然而,用户个人信息滥用的情况令人震惊【63]。拒绝披露个人信息成为普遍的隐私保护策略圓,严重阻碍了移动市场的发展。Pollach指出,隐私管理措施的有效设计能显著影响用户的信息披露意愿[6。]。己有文献指出,信息管理[61】、许可声明管理【64]以及交互管理[61]是移动商务用户迫切关心的隐私管理技术特征。因此,信息管理、许可声明管理以及交互管理是影响移动商务用户信息披露意愿的关键因素。
依据CPM理论,结合相关文献,信息管理、许可声明管理以及交互管理被视为移动用户隐私信息被收集、使用、共享时隐私控制的三种方式[4句,显著影响着移动用户隐私信息的感知控制。移动商务环境下,用户的信息披露行为意愿取决于其隐私控制诉求闰”6]。具体而言,当移动用户拥有较高的信息控制水平时,他们会允许个人信息的流出。随着个人信息不断地公开,一旦过多的个人信息流出隐私边界,超出了移动用户感知的控制范围,他们被监视的感觉会明显提升[22〕,从而拒绝提供个人信息。因此,感知控制和感知的监视的不同程度,代表了不同移动商务用户对隐私边界的不同控制水平,影响着移动商务用户公开或隐匿个人信息的决策。
综上所述,基于CPM理论,本研究从用户需求的视角出发,聚焦于隐私管理的技术特征,以用户的感知控制和感知的监视作为中介变量,构建了隐私管理技术特征对移动商务用户信息披露意愿的影响模型。
3.3本章小结
本章节基于CPM理论,结合移动商务用户需求,设计了隐私管理三个关键的技术特征——“信息管理”、“许可声明管理”和“交互管理”。通过梳理已有参考文献,本研究提出了9项研究假设,并依托假设来阐述自变量隐私管理技术特征因子与“信息披露意愿”,自变量隐私管理技术特征因子与中间变量“感知控制”、“感知的监视”,以及中介变量与“信息披露意愿”之间的关系及其形成原因。最终构建了CPM理论的基本框架下,移动商务用户信息披露意愿的影响模型,以期为移动商务用户行为研究提供新思路。
已有文献指出,有效的隐私管理功能设计有助于提高用户的行为意愿。因此,本研究通过信息管理、许可声明管理和交互管理的设计对上述观点进行实证验证。然而,不同情境下,隐私管理功能设计的差异,可能造成对用户信息控制感知、隐私监控感知的不同影响。因此,本研究借鉴前人优秀的成果,针对本文研究目的,对各潜变量之间所存在的联系提出9项假设,研究假设共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感知的控制、感知的监视与用户信息披露意愿之间关系的假设;二是隐私管理的技术特征对感知控制、信息披露意愿产生积极作用的假设;借此9项假设构建本研究的假设模型,以期指明后续研究的方向。
第四章研究方法
4.1情景设计及操作
本文釆用情景模拟的方式收集样本数据。情景分析方法能够准确地体现研究构念的不同方面,模拟移动商务环境下的真实场景,以增加移动用户行为决策的真实性,因此被广泛运用于信息系统领域以衡量用户的行为意向〔67]。借鉴Sharma和Crossler釆用的情景实验研究方法㈣,本研究设计了2(交互管理:高vs低)*2(信息管理:高VS低)*2(许可声明管理:有VS无)组间假设情景(见表4.1),来衡量三个自变量“交互管理”、“信息管理”和“许可声明管理”不同水平之间的不同组合。
交互管理水平主要是通过改变移动商务用户对其信息共享对象的控制程度展开的设计:在交互管理的高水平情景中,移动用户可以选择允许或禁止移动服务商及其关联方(如Yogo的附属公司、子公司等)、合作伙伴(如地图服务供应商、物流服务供应商等)和其他第三方的可见性设置,而交互管理的低水平情景中的移动用户仅可以进行允许或禁止移动服务商及其关联方的可见性设置,而无法选择是否与其他第三方共享。
对于信息管理水平,本研充通过移动用户控制所披露个人信息的种类来反映:在信息管理的高水平情景中,可供选择的信息种类包括地理位置信息、联系人信息、移动设备信息(如手机名称、型号、设备ID等)以及浏览历史等;而低信息管理水平的情景中,可供选择的信息种类仅包括了地理位置信息。
许可声明管理水平则直接通过是否存在选择被收集信息使用目的的设置来测量:有许可声明管理水平的情境中,具体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使用目的。
(1) 地理位置信息,您可以选择是否用作以下目的:
a、 为您个性化推荐附近的商家
b、 提供基于地理位置的广告推送
c、 用户数据分析,以改善现有服务
(2) 联系人信息,您可以选择是否用作以下目的:
a、 为您定制通讯体验(如私信、悄悄话、旺旺等),提供社交平台
b、 实现“亲密付”功能(如在Togo上为亲朋好友代为支付订单等)
(3) 移动设备信息(如手机名称、型号、设备ID等),您可以选择是否用作以下目的:
a、 身份识别,建立用户档案
b、 提供应用的基本功能
(4)浏览历史,您可以选择是否用作以下目的:
a、 评估广告推送和其他促销、推广活动的效果,并加以改善
b、 市场分析,了解市场发展趋势
c、 用户行为分析,以改进现有服务
为了使情景更加真实,本研究模拟了移动商务环境下W公司即将上市的一款移动商务ApYbgo体验场景,该App除提供网络购物、外卖预订、旅游团购等服务外,还内嵌隐私管理功能(信息管理、交互管理及许可声明管理)以保护移动用户的个人隐私,让移动用户切身体验到对其隐私信息随时随地地控制,详细的模拟情景举例见附录1中的情景设计。
表4.1假设情景矩阵
4.2问卷设计
为保障量表的内容效度,本文的问卷设计均来源于国内外已有的成熟量表,并根据本研究的目的在语义上进行适当的调整润色。此外,本研究进一步釆用两阶段法,以确保问卷的有效性:第一阶段,半结构化访谈法,邀请本校信息系统领域权威专家以及在校大学生进行意见反馈,初步对问卷的结构、情景内容和表达进行修改润色;第二阶段,预实验(80份样本数据的小规模问卷前测)阶段,进一步完善问卷,优化实验假设模型。
4.2.1半结构化访谈
一般的焦点小组访谈,适合于进行头脑风暴以讨论某个想法,而本文希望捕捉
个人隐私,涉及很敏感的个人信息。在人多的情况下,有些隐私的内容,访谈对象未必愿意说真话。因此,本研究邀请了本校信息系统领域的权威专家以及多名有过移动商务交易活动的在校大学生,釆用一对一的半结构化的形式进行访谈活动。在访谈开始前,先确定好访谈目标,拟定提纲。然后,向受试者说明本次研究的隐匿性,并向他们保证所有获取的用户信息仅作学术性研究之用,希望他们的理解和配合。访谈内容紧扣调查问卷的相关内容,如“请指出您最近半年使用移动商务应用进行网上交易(例如网上支付,网上购物等)的次数”、“对您来说,隐私政策提供地理位置信息、联系人信息、移动设备信息以及浏览历史等信息设置重要吗?”等问题。根据受访者的回答,适当调整问卷。访谈结果显示,受试者较为关注自己是否能控制服务商收集、处理他们信息的方式,而信息管理、交互管理以及许可声明管理很好地诠释了受试者们的隐私保护需求,且受试者也能很好地融入移动商务假设情景之中。
4.2.2预实验
为了保证问卷的有效性,本研究邀请了20名高校大学生进行预实验,每名参与者随机体验四个不同的场景。本次共发放了80份纸质问卷,且全部回收,剔除无效问卷,选用spss22软件对65份有效数据进行检验。
①基本信息统计
样本的男女分别占比45.0%、55.0%,基本趋于稳定,且受试者
均选取高校大学生群体,符合我国移动网民集中的发展趋势[6切。此外,受试者最近
半年进行移动交易活动的次数在4次及以上,说明受试者有较丰富的移动商务应用使用经验,以便于确保问卷的质量。
②因子分析
在对问卷样本数据进行检验之前,需得对样本数据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当问卷数据的信度和效度在许可范围内,研究所获得的结论才具有意义和普适性。当样本数据分析结果超出标准范围,则该研究需要按照相应的要求进行调整,并且再次测验问卷的信度、效度。
@可靠性分析
可靠性分析也即信度分析,主要用于评估问卷的内容、结构和概念的清晰性,以及相关题项之间的一致性【6刃。具体来说,釆用同一种方法对问卷量表内部各个题项间的一致性程度进行反复测量,如果评估模型潜变量之间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那么说明该样本所获得的数据是有价值的。目前,克隆巴赫系数(Cronbach'sa)指标是较为常用的信度检验方法[7。】。问卷量表的信度系数值越大,表明问卷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程度越髙EL其信度系数取值主要在0~1之间。
问卷量表测度项的Cronbach,a值在0.8以上,表明量表内部一致性很好;问卷量表测度项的Cronbach'a范围值在0.7-0.8之间,表明量表内部一致性较好;量表测度项的Cronbach'a范围值在0.6-0.7之间,表明量表可以接受;量表测度项的Cronbach,a值范围值在0.5-0.6之间,表明问卷需要修改;量表测度项的Cronbach'a值低于0.5,则表明量表无效〔72]。本研究模型中潜变量的Cronbach'a值均大于0.8,详见表4.4、4.5,说明量表内部一致性很好,问卷结论具有价值。
④共线性分析
多重共线性是指线性回归模型中的潜变量之间由于存在高度相似性,而使模型估计不精确冋。当方差膨胀因子(VarianceInflationFactor,VIF)<越大,潜变量之间存在的共线性越强。容差位方差膨胀因子的倒数,也即,容差越小,共线性越强。根据Hair的共线性诊断标准,如果自变量的容差大于0.1,方差膨胀系数小于10,那么自变量之间不存在共线性问题[7句。本研宽中因变量为信息披露意愿;自变量包括信息管理、交互管理、感知控制和感知的监视。由表4.6可知,自变量的容差范围值为0.513-0.856,容差均大于0.1;而且自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范围值为1.168-1.951,VIF均小于10;从该指标来看,本研究模型潜变量之间不存在共线性。
根据预实验的分析结果,本研究对初始问卷进行了多处修改与补充。为了提高问卷的可靠性和合理性,本研究将“感知的监视”的第1、3个测度项、“交互管理”的第2、3个测度项以及“信息披露意愿”的第1、2个测度项的措辞进行了调整;为了保证问卷的效度,将“感知控制”的测度项由3个增加为4个,以形成最终的问卷,详见附录2。
4.2.3正式问卷
最终问卷共包括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样本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学历、教育背景、使用移动商务的年限、近期使用移动商务App交易的频率以及当前使用的手机操作系统;
第二部分为情景体验,模拟受试者正在使用一款内嵌隐私管理功能的移动商务App的场景。模拟场景主要涉及三个自变量“交互管理”、“信息管理”和“许可声明管理"不同水平之间的8种不同组合;
问卷釆用Likert7级量表进行测量,1-7反映了受试者不同态度倾向,其中1代
表非常不同意,7代表非常同意。同时,问卷中还添加了操作检验选项,如:“通过
上述情景,您体验到Ybgo的隐私管理功能了吗?是的,体验到了/没有,还在体验中”、“您了解整个情景了吗?基本了解/还没有了解”等,进一步确保了问卷的质量,提高问卷效度。
为了控制共同方法偏差(CommonMethodBias,CMB),本研究引入Podsakoff等推荐的程序控制法[76]。问卷中尽可能避免含糊不清、有歧义的语句;并对“移动电子商务”和“隐私管理功能”等技术词汇进行了定义,给予受试者明确的说明。此外,问卷釆用匿名的形式填写,全程不涉及受试者的隐私信息,且告知受试者问卷答案没有对错之分,希望他们尽可能诚实地回答每个问题。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本研究对共同方法偏差起到很好的控制作用。
4.3数据收集
由于Android系统具有开放性,在带给用户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高风险。据CVEDetails公布的最新报告,2016年报告存在安全漏洞最多的软件产品是Android系统卩7],因而此次研究主要针对安卓系统的用户。本研究采用线上、线下发放问卷这两种方式收集数据。线上问卷主要借助问卷星平台,汇集来自全国各地的样本群体;线下问卷主要针对湖北省高校学生群体,学生群体作为当今移动商务用户的主体,具有代表性,且信息系统领域的大多数研究均釆用学生作为主要样本。实验主要釆取八个独立的场景,线下受试者随机分配到2或4组不同实验情景中,而线上受试者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很多不可控的人为干扰因素,为了保证本次实验问卷的质量,每位线上受试者仅被随机分配到2组不同实验情景中。实验正式开始前,受试者将被告知需仔细阅读每个假设场景,并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独立完成随后的问卷调査。
本次调查历时42天,问卷调查共回收388份问卷,排除无效问卷,得到有效问卷283份。无效问卷包括填写不完整、没有体验到场景跳出问卷、题项填写明显矛盾、所有题项均是相同答案等不合格问卷。问卷有效回收率为73%,测度项与样本量的大小比例为1:21.556,因此从理论数据量角度来看,本研究的样本量是合适的。调研样本的职业涉及在校大学生、研究生、公务员、企业员工等。
4.4本章小结
本章节基于CPM理论框架下,移动商务用户信息披露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模型,重点阐述了本研究的实证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情景设计、问卷设计以及数据收
囈发怒編s
集等过程。情景设计借鉴了前人的研究思路,采用2*2*2情景假设实验,邀请受试者随机体验2或4组不同的实验情景,并保证每位受试者体验情景的权利是相等的。
问卷设计主要分为三个阶段:量表设计、预实验以及正式问卷。本研究的量表分为三个部分,包括自变量“隐私管理功能设计”、中介变量“感知控制"与“感知的监视”,以及因变量“信息披露意愿"。本次问卷量表的设计均来自于前人成熟的研究结果,同时结合半结构化访谈法的反馈结果,经多方面的考量,形成初步问卷。在正式调研前,本研究通过预实验(80份样本问卷)的方式,对问卷设计的合理性进行了检测。运用SPSS等数据分析软件,结合多种分析方法,对问卷前测数据进行信、效度分析,并排除了本研充模型中各潜变量之间的共线性,通过预实验的反馈结果,重新修正了问卷,并最终确定正式问卷。正式问卷涉及样本基本信息、情景体验和潜变量的测度项三个模块。
最后,为保证样本数据的有效性和代表性,本研究釆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收集问卷,以确保样本数据符合正态分布规律。同时,引入程序控制法,很好地避免了本研究结果所产生的共同方法偏差。
第五章数据分析
5.1样本统计分析
①人口统计特征分析
从表5.1可以看出,调研样本具有以下特征:男性占比43.120%,女性占比56.881%,男性略低于女性,样本性别结构趋向于均衡,与CNNIC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布的调研结果相匹配⑴,表明此次调査的研究样本大致符合我国总体网民分布的比例。在年龄结构分布中,样本人群主要集中在22-30岁,占比约85.321%,说明调查群体集中于年轻人,主要是因为年轻人总能较快地接受新鲜事物,这也是我国移动网民比较集中的年龄区间[68】。在学历结构分布中,大部分受试者为本科及以上学历水平,表明调査对象普遍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同样符合社会的发展趋势。在移动商务用户的使用情况中,96.330%的受试者使用移动电子商务的年限超过2年,且近半年使用安卓系统进行移动交易的次数主要集中在10次以上,说明样本群体具有较丰富的移动商务使用经验,有利于保证问卷填写的质量。
②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研究为保证研究样本数据服从正态分布标准,主要从样本数据的均值、标准差、偏度和峰度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的描述性统计分析,以期表征样本数据的正态分布情况。
由表5.2可知,样本数据测度项的均值区间为[3.75,4.82],表明样本数据的分布较为均衡;测度项的标准差区间为[1.315,1.689],说明样本数据具有较小的离散程度。一般而言,样本数据峰度的绝对值小于10,且偏度的绝对值小于3时,可以认为样本数据基本服从正态分布标准。本研究测度项的偏度绝对值的最大值为0.723(0.723<10),峰度绝对值的最大值为1.319(1.3190);验证了本研究的样本数据服从正态分布标准,因此可以对该样本数据展开后续的信、效度检验。
5.2操作检验
为了确保受试者能很好地融入实验情景,在调査问卷回收后,本研究展开了相关的操作检验〔781,以此来评估受试者对不同情景的理解程度。本研究釆用多群组独立样本T检验,研究分析可知,mean(信息管理高水平)=5.5783,mean(信息管理低水平)=2.8870,mean(信息管理高水平)〉mean(信息管理低水平);T=29.295,P<0.05,可见,受试者对于信息管理的高情景与低情景之间的感知存在显著的差异;高信息管理和低信息管理情景相比,移动用户对高信息管理的感知要强于对低信息管理的感知。
同理可知,mean(交互管理高水平)=5.5169,mean(交互管理低水平)=2.8560,
mean(信息管理高水平)>mean(信息管理低水平);T=28.287,P<0.05,可见,受试者对于交互管理的高情景与低情景之间的感知存在显著的差异;因此,高交互管理和低交互管理情景相比,用户对高交互管理的感知要强于对低交互管理的感知。
综上所述,本研究假设情景之中对“信息管理”、“交互管理”等自变量的操作检验被证明是有效的,且受试者能适配于每组不同的实验情景。
5.3信度和效度分析
本研究采用SmartPLS3.0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测量模型的信度和效度。选用SmartPLS3.0数据分析软件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其一,SmartPLS在早期被广泛运用于假设模型的理论验证;其二,SmartPLS适用于较为复杂的预测模型咫】,并能够很好地测量并评估假设模型,从而能够更系统全面地分析假设模型中各潜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㈣。本研究中的自变量“许可声明管理”需要通过有/无进行操作,取值为1/0,因此选择了SmartPLS3.0作为本研究的统计技术,对问卷的样本数据展开了相关的检验。
5.3.1信度分析
信度分析主要适用于衡量问卷量表内部一致性或稳定性[691。由表5.3可知,“交互管理”量表的Cronbach以系数为0.942,“信息管理”量表的Cronbach'a系数为0.889,“感知控制”量表的Cronbach'a系数为0.763,“感知的监视”量表的Cronbach5a系数为0.920,“信息披露意愿”量表的Cronbach5a系数为0.936。由此,所有潜变量的Cronbach'a系数取值范围在0.763-0.942之间,均大于0.700,说明本研究问卷量表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各潜变量的复合信度(CompositeReliability,CR)范围值在0.849-0.963之间,均大于0.700,说明该测量模型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
5.3.2效度分析
效度(Validity)是指研究中潜变量的测度项与其相对应的潜变量之间的相似程度。也即,问卷量表是否能准确地测量假设模型中的潜变量,以实现研究的验证效果。效度检验主要包括内容效度和构念效度两个方面,而构念效度涉及收敛效度和区别效度(判别效度)。本研究问卷测量题项的设计均源自于己有文献或依据研究目的,改编文献中成熟的量表;并邀请多位信息系统领域专家以及有过移动商务交易活动的在校大学生进行半结构化访谈,以验证情景设计的有效性;且在发放大规模正式问卷之前,进行了小范围预实验分析,根据受试者的反馈意见,对问卷的内容、结构以及用词均进行了相应的修改,可见本研究的问卷具有一定的内容效度。
收敛效度用于测量同一潜变量的不同题项之间的一致性程度;判别效度则用于
衡量不同潜变量之间的差异程度[71]。收敛效度的衡量标准具体有两个:①每个测度项的标准因子载荷均大于0.650;②各潜变量的平均抽取方差(AverageVarianceExtracted,AVE)均大于0.5。按照Chin提出的方法龄】,本研究通过评估各因子的AVE值的平方根是否大于相应的相关系数来检测其区别效度。由表5.3、5.4所示,本研究中所有测度项的标准负载均在0.650以上,且“交互管理”的平均抽取方差为0.946,“信息管理"的平均抽取方差为0.847,“感知控制”的平均抽取方差为0.767,“感知的监视”的平均抽取方差为0.929,“信息披露意愿”的平均抽取方差为0.942,可知各潜变量的平均抽取方差均大于0.500,说明样本量表具有较好的收敛效度;所有潜变量AVE值的平方根均大于其他潜变量的相关系数,表明样本量表的判别效度较好。
5.4假设检验
本研究运用SmartPLS3.0对假设模型进行了验证,假设模型的路径系数检验结果如表5.5所示。交互管理、信息管理均对感知控制与个人信息披露意愿产生积极的影响作用,且作用较为显著;许可声明管理对感知控制正向影响作用明显,路径系数为0.163,而其对个人信息披露意愿无明显的影响作用;感知控制对感知的监视起到显著的负向影响,路径系数高达-0.516,而对个人信息披露意愿起到正向的作用,路径系数为0.397;感知的监视对个人信息披露意愿有着显著的消极影响作用,路径系数为-0.238=
基于以上结构模型路径系数表,假设模型的检验结果如图5.1所示。结果显示:除H7不显著,其它假设均得到了支持,其中假设Hl、H2、H3、H4、H5、H6、
H8在0.001水平上显著,假设H9在0.050水平上显著。
隐私边界协作]
边界渗透 I
图5.1研究模型假设检验结果①
5.5中介作用检验
本研究对移动商务用户感知控制、感知的监视的中介作用进行检验,中介变量需要满足以下3个条件⑻]:①自变量显著影响因变量;②自变量对中间变量有显著的影响作用;③在中间变量存在的情况下,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减弱,而中间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作用显著。假如③中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作用显著,但回归系数小于①中回归系数,则中介变量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反之,如若③中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不显著,则中介变量起到完全中介作用。=0.446,显著;0=0.193,显著),满足条件①;自变量交互管理、许可声明管理到中间变量感知控制有影响作用(0=0.631,显著;3=0.555,显著),满足条件②;在中间变量感知控制存在的情况下,自变量交互管理对因变量信息披露意愿的影响显著程度减弱(0=0.079<0.446),而中间变量感知控制对因变量信息披露意愿的影响作用显著(0=0.678,显著);同时,自变量许可声明管理对因变量信息披露意愿的影响显著程度减弱(卩=0.006<0.193),而中间变量感知控制对因变量信息披露意愿的影响作用显著(0=0.719,显著),均满足条件③;由此可见,中间变量感知控制对交互管理与移动用户信息披露意愿之间,以及许可声明管理与移动用户信息披露意愿之间均有中介作用。由于③中自变量交互管理、许可声明管理对因变量信息披露意愿的影响作用均不显著,因此感知控制完全中介许可声明管理与移动用户信息的披露意愿(0=0.006),以及交互管理与移动商务用户信息披露意愿之间的关系(0=0.079)-
自变量信息管理对因变量信息披露意愿起到显著的影响作用(0=0.532,显著),满足条件①;自变量信息管理到中间变量感知控制的影响作用也显著(§=0.629,显著),满足条件②;在中间变量感知控制存在的情况下,自变量信息管理对因变量信息披露意愿的影响显著程度减弱(0=0.186<0.532),而中间变量感知控制对因变量信息披露意愿的影响作用显著叩=0.615,显著),满足条件③;由此可见,中间变量感知控制对信息管理与移动用户信息披露意愿之间关系存在中介作用。由于③中自变量信息管理对因变量信息披露意愿的影响作用显著叩=0.186,显著),但自变量信息管理回归系数0=0.186小于①中回归系数卩=0.532,因此,感知控制对信息管理与移动用户信息的披露意愿之间的关系(0.186<0.532)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结果验证了移动用户对个人信息的感知控制是其产生个人信息披露意愿的重要因素。
由表5.7可知,自变量感知控制对因变量信息披露意愿起到显著的影响作用(0=0.720,显著),满足条件①;自变量感知控制对中间变量感知的监视起到显著的负向影响作用(卩=-0.528,显著),满足条件②;在中间变量感知的监视存在的情况下,自变量感知控制对因变量信息披露意愿的影响显著程度减弱(P=0.602<0.720),而中间变量感知的监视对因变量信息披露意愿的影响作用显著
(0=0.615,显著),满足条件③;由此可见,中间变量感知的监视对感知控制与移动用户信息披露意愿之间关系存在中介作用。由于③中自变量感知控制对因变量信息披露意愿的影响作用显著(6=0.602,显著),但自变量感知控制的回归系数(3=0.602小于①中感知控制的回归系数0=0.720,因此,结果验证了感知的监视对感知控制与移动用户信息的披露意愿之间的部分中介作用。上述结果进一步证实了构建感知控制、感知的监视与移动商务用户信息披露意愿之间关系的模型的重要性。
5.6结果讨论
本研究从CPM理论视角岀发,釆用情景分析的实证研究方法,探究了隐私管理的技术特征对移动商务用户个人信息披露意愿的影响作用。假设模型中除H7不成立之外,其余假设均得到支持,具体分析结果见表5.8:
(1) 感知的监视对感知控制与用户信息披露意愿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具体来说,尽管感知控制对移动用户信息披露意愿有显著的影响作用,但感知控制对移动用户信息披露意愿的影响部分是通过用户感知的监视产生的,这说明了移动用户感知的监视是影响其披露个人信息意愿的关键因素。由于移动商务应用能实时监控并传递用户大量的隐私信息,例如地理位置信息、联系人信息、浏览历史等,极大增加了移动用户隐私泄露的风险,因此,不少用户在使用移动商务应用时,会担忧移动服务商监控其一举一动,获取过多的个人信息,因而放弃使用该移动商务应用。而当移动服务商给予用户适当的隐私控制权,能增强移动用户对个人信息的控制感知;一旦移动商务用户认为自己有能力控制其个人信息被收集、使用与分享的情况,那么其感知的监视也会得到有效的缓解,从而更愿意向移动服务商披露其个人信息。
(2) 本研究提出隐私管理的三种技术特征:信息管理、许可声明管理和交互管理,均能通过移动商务用户的感知控制对其个人信息披露意愿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与文献[57]的研究结果一致。移动商务环境下,当用户的个人信息被过多地获取、使用以及共享,会削弱移动用户对个人信息感知的控制;信息管理、许可声明管理和交互管理能为用户与移动服务商之间提供有效的沟通渠道,使得用户能够控制其个人信息的处理情况,极大增强用户的控制感知。其中,信息管理与交互管理对感知控制的影响作用较大,路径系数分别达到0.474与0.420,这说明相较于对个人信息使用目的的控制,移动用户更重视对移动服务商收集和共享其个人信息情况的控制。结合CPM理论,信息管理反映了对个人信息渗透程度地控制,即移动用户对流出隐私边界个人信息种类的管理;交互管理反映了对协作边界渗透程度地控制,即移动用户对进入其隐私边界的第三方数量的管理;而许可声明管理反映了对
权限交付程度地控制,即移动用户对流出隐私边界外个人信息使用目的授权程度的控制。对于移动用户而言,他们更为关心的是对个人信息披露情况的直接控制权,也即对其信息的流出和共享对象的流入程度地控制。因此,信息管理与交互管理带给移动用户的隐私控制感知比较强烈。
(3)交互管理和信息管理对移动商务用户个人信息披露意愿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作用,路径系数分别为0.139,0.193,与文献的[44]、[63]结果类似。这表明,规范移动服务商对移动用户所披露信息的处理方式,能显著影响移动用户的信息披露决策[5。】。当移动用户初次使用移动应用App时,他们因为担心个人信息被泄露,因此希望能有与移动服务商进行友好沟通协商的机会。在使用移动应用进行交易活动时,交互管理和信息管理赋予移动用户自主选择披露信息的种类以及信息共享对象的权利,他们感觉个人的信息将得到公平使用,未来不会产生负面影响,便会感觉十分安心,产生被重视的感觉,继而提高其对移动服务商的信赖感,让移动用户更放心地披露个人信息。
然而,许可声明管理对移动用户个人信息披露意愿的影响作用并不显著,这可能是因为许可声明管理对移动用户信息披露意愿微弱的影响作用被信息管理和交互管理所抵消。本研究聚焦于隐私泄露情况较为严重的移动环境,相较于个人信息如何被移动服务商使用而言,用户对于控制其个人信息被收集与共享情况的诉求更为迫切。同时,己有文献指出,移动服务商对用户信息的使用意图透明化不仅会增强用户的公平感知[82】,同时也会因为企业对用户个人信息的使用过于明确,反而提高了用户的隐私意识,从而引发隐私问题,使得许可声明管理对用户个人信息披露决策的影响不显著[62】。
5.7本章小结
在上述模型构建、研究方法两个章节研究的基础上,本章节运用SmartPLS3.0等数据分析软件,对283份有效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验证了“感知控制”与“感知的监视”的中介作用。进一步地,结合相关文献,合理解释了假设模型中不显著路径可能的形成原因。
针对此次调查样本的人口统计特征展开了描述性分析,将研究结论与CNNIC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布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此次调查样本数据结构符合我国移动网民分布特征,表明了本次研究符合社会趋势,其研究结论具有意义。同时,运用数据分析软件,对问卷的信度、效度进行了分析,验证了本研究问卷的合理性。
运用相关工具,对本研究所提出的9项假设进行了检验,其中除了假设H7,许可声明管理对移动用户的信息披露意愿正向影响路径不显著,其他假设路径均成立,且“感知控制”和“感知的监视”的影响路径十分显著。因此,本研究进一步对“感知控制”和“感知的监视”进行了中介作用检验。研究发现,感知控制完全中介许可声明管理、交互管理与移动用户信息的披露意愿之间的关系;感知控制对信息管理与移动用户信息的披露意愿之间的关系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感知的监视对感知控制与移动用户信息的披露意愿之间的部分中介作用,结果证明了移动商务用户行为研宽中,“感知控制”和“感知的监视”的重要性。
综上,依据已有的研究,本文对研究结论进行了清晰地阐述,并对不显著路径可能的形成原因给出了合理的解释。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DB/OL].http://www.cnnic.cn/gywm/xwzx/rdxw/20172017_7056/201902/t20190228_70643.htm,2019-02-28.
[2]ErevellesS,FukawaN,SwayneL.BigDataconsumeranalyticsandthetransformationofmarketing[J].JournalofBusinessResearch,2016,69(2):897一904.
[3]GandomiA,HaiderM.Beyondthehype:Bigdataconcepts,methods,andanalytics[J]tInternationalJournalofInformationManagement,2015,35(2):137-144.
[4]PentinaI,ZhangL,BataH,ChenY.Exploringprivacyparadoxininformation-sensitivemobileappadoption:Across-culturalcomparison卩].ComputersinHumanBehavior,2016,65(C):409-419.
[5]王伟军,王阳,王玉珠,刘凯.移动商务用户个性化推荐釆纳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卩].系统管理学报,2017,26(5):816-823.
[6]WangT,DuongTD,ChenCC.Intentiontodisclosepersonalinformationviamobileapplications:Aprivacycalculusperspective[J],InternationalJournalofInformationManagement,2016,36(4):531-542.
[7]BoylesJL,SmithA,MaddenM.Privacyanddatamanagementonmobiledevices[DB/OL].http://pewintemet.org/Reports/2012/Mobile-Privacy.aspx,2012-09-05.
[8]AcquistiA,BrandimarteL,LoewensteinGPrivacyandhumanbehaviorintheageofinformation[J].Science,2015,347(6221),509-514.
[9]AngwinJ,andValentino-DevriesJ.Apple,GoogleCollectUserData[J].TheWallStreetJournal,2011.
[10]张晓娟,李贞贞.隐私关注对智能手机用户信息安全行为意向的影响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8(2):7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