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毕业设计
论文选题
关于我们
管理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金融证券论文
法学论文
计算机论文
MBA硕士论文
艺术论文
财税论文
公共关系论文
理学论文
工学论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小学课程大专4千字论文范文提纲

2022-12-05 16:04 512 浏览

摘要: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存在课程渗透模式与课程单设模式的认识分歧。课程渗透模式在课程目标上具有非预设性、在课程内容上不追求系统、在课程实施上具有潜隐性,其优点在于课程开发、教师实践更为简便,有利于减负,同时又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上遭遇到困境。课程单设模式在课程目标上具有预设性、在课程内容上追求系统、在课程实施上强调专门化,其优点在于能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必要的课程保障,但在课程管理、课程形态和课程内容上又不尽如意。基于我国当前教育实际,从整体和长远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分别落实课程渗透与课程单设两种模式;但从当前来看,又应特别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单设。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小学课程;

文章目录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的分歧

二、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渗透和课程单设模式的基本理解

    (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渗透模式的基本理解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渗透模式的基本特点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渗透模式的优势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渗透模式的实践困境

    (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单设模式的基本理解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单设模式的基本特点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单设模式的优势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单设模式的实践症结

三、对课程渗透与课程单设模式的当前把握

    (一)从整体和长远来看,既应落实课程渗透又应落实课程单设

    (二)从当前来看,应特别强化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课程设计:内涵、路径与特色[J]. 张善超,李宝庆.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11)

[2]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解读[J]. 吴艳玲.  基础教育课程. 2021(07)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J].   基础教育课程. 2021(07)

[4]以文化传承培育坦荡君子[J]. 路洪亮.  中国德育. 2021(16)

[5]中小学课程与教学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下意义及其基本态度[J]. 谭轶斌.  上海课程教学研究. 2016(11)

[6]科学安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J].   中国教育学刊. 2020(S2)

[7]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生根发芽[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1(17)

[8]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的主要考虑与要求[J]. 沈湘平.  云南教育(视界时政版). 2021(09)

[9]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三问[J].   中学语文. 2021(04)

[10]多源流理论视角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政策分析[J]. 张海水.  教育评论. 2021(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小学课程大专论文范文提纲
相关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