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2
浏览
新时代边境民族乡村振兴的人本理性逻辑研究 --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X村为例
摘要: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建设离不开“三农”的发展。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进入“新时代”,国家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根本转变。新时代国家“三农”发展的推进要始终坚持“乡村振兴”战略。这显然是破解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从而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要求。事实上,新时代我国“三农”发展仍然处于一个艰难的爬坡阶段,仍然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尤其是在边境民族乡村,它与其他城乡地区相比,条件更差,基础更弱,也更为贫穷落后,故此,它更需要全社会的关注。边境民族乡村建设主要以其封闭的、落后的“自系统”陈旧治理方式为主,这其实就是“闭门造车”,因为它常受个体理性限制,存在效果不明显问题。为此,在人本理性指引下,坚持以“共建共治”求“善治共享”的人本理性逻辑,使其系统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单一管理走向多元治理,实现自治、德治、法治“三治”合一,推进边境民族乡村“全面振兴”,便成为未来边境民族乡村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在新时代,为了破解边境民族乡村振兴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以便更好推进边境民族乡村“全面振兴”,本研究基于习近平新时代“共享发展理念”,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X村为例,以乡村振兴“二十字方针”内涵为依据,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及中共历代领导人的农村发展理论的指引下,剖析了其蕴含着“共建共治共享”思想及其体现出的人本理性,并结合边境民族乡村实际情况,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注重质性、量化研究相统一,强调理论、实践相结合,遵循以边境民族乡村振兴目标“公共性”向其“善性”发展的“人本理性”主线,对边境民族乡村振兴进行研究。若从研究的核心领域来分析,总体上,本研究主要着力于边境民族乡村振兴“四大板块”研究,即“共建共治”引“善道”,走向“善治共享”的人本逻辑研究;“共建共治”生“善者”,走向“全民共享”的主体研究;“共建共治”保“善于”,走向“渐进共享”的过程研究;“共建共治”成“善态”,走向“全面共享”的效果研究。同时,论文还强调了以制度建设保证边境民族乡村“共建共治共享”的“善态”推进,以实现边境民族乡村“全面振兴”。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共建共治”引“善道”,走向“善治共享”之逻辑研究。此研究主要致力于探索引领边境民族乡村“共建共治”求“善治共享”的人本理性逻辑,以确保边境民族乡村发展更加科学、合理,从而走向“全面振兴”。主要剖析了边境民族乡村“全面振兴”的逻辑因应,将逻辑起点定位于边境民族乡村振兴目标的“公共性”,而将逻辑终点指向“善性”与“人性”,在此过程性发展中,铺设了从“现实的人”的起点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终点的“人本理性”逻辑向道,进而确立将边境民族乡村引向“全面振兴”的“善道”,即在人本理性指引下,始终坚持边境民族乡村“共建共治共享”,从而为研究线索奠定基础。第二,“共建共治”生“善者”走向“全民共享”之主体研究。此研究主要致力于探索推进边境民族乡村“全面振兴”多元主体及其相互间的作用关系,以确保边境民族乡村振兴“多元主体”生成,并形成“共建共治”合力,致力于推进边境民族乡村“全面振兴”,从而促成“善治共享”最新成果,走向“全民共享”。主要探讨如何实现边境民族乡村“共建共治”的“善者”生成,让善建者、善治者都能共享最新成果。具体通过确立多元主体在身份、文化、价值等三个层面上,对边境民族乡村“共建共治共享”的归属认同,并进一步明晰它们在推进边境民族乡村“全面振兴”中的间性关系及其职责、权力,通过建立相应的权责与过程等秩序,对边境民族乡村振兴主体权责关系、外在行为进行规制,从而确保各振兴主体在内在意识层面对边境民族乡村“共建共治共享”的认同,和外部行为层面对边境民族乡村“共建共治共享”的行为协同,以最终确保在边境民族乡村“共建共治”中“善治者、共享者”的过程性生成,从而走向“全民共享”。第三,“共建共治”保“善于”走向“渐进共享”之过程研究。此研究主要致力于探索在边境民族乡村“共建共治共享”生成的过程中,多层次、全方位确保边境民族乡村“共建共治”、“善治共享”的有效实现,以确保边境民族乡村“全面振兴”过程的高效率运作。若从具体研究内容来看,则主要在于沿着边境民族乡村“穷差劣脏乱”共治、善治出场这一过程,经过将内外部力量整合,以建构“共保出场”、“共理过程”、“共担责任”及“共享成果”的“共建共治共享”整体格局,以实现对“穷差劣脏乱”整治的目标、内容、方法及措施的共商、共议、共谋与共评,让以“产业兴旺”为物质基础的边境民族乡村经济逐步走向“振兴”,让以“生活富裕”为核心目标的边境民族乡村社会逐步走向“振兴”,让以“乡风文明”为重要内涵的边境民族乡村文化逐步走向“振兴”,让以“生态宜居”为重大战略的边境民族乡村生态逐步走向“振兴”,让以“治理有效”为组织保障的边境民族乡村政治逐步走向“振兴”,以提升各振兴主体在边境民族乡村“共建共治共享”上的能力,并逐步实现在边境民族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及生态等各领域的共建、共保,最终以“善于”“共建共治”推进“渐进共享”的实现。第四,“共建共治”成“善态”,走向“全面共享”之效果研究。此研究主要致力于探索提升边境民族乡村“共建共治共享”的效率、效应及效益、效果,以确保边境民族乡村进入良性的发展循环态中。主要围绕边境民族乡村在完成“穷差劣脏乱”共治工作后,对边境民族乡村“共建共治”结果生成的“善治共享”,即达成经济共荣、社会共享、文化共融、生态共治及政治共舞,从而走向“全面振兴”,以推进边境民族乡村振兴工作由“点”状,到“线”状,发展至“环”状的“共建共治共享”发展循环,同时构建相应的协同合作制度,以促使边境民族乡村能够产生持续性的“共建共治共享”促进作用,从而使边境民族乡村“共建共治共享”,在良性循环发展过程中走向“善态”,最终收获“全面振兴”效果。
关键词:十九大;马克思主义;乡村振兴;人本理性;边境民族地区;共享发展;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s
绪论 边境民族乡村的“共建共治共享”
第一节 研究缘起:新时代“物的乡村振兴”与“人的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一、理论诉求:共享发展理念下边境民族乡村振兴的人本思想
二、实践归纳:乡村振兴目标的公共性呼唤边境民族乡村“共建共治共享”
三、逻辑探寻:从“物”到“人”的“共建共治共享”
第二节 选题意义:边境民族乡村从“共建共治”、走向“善治共享”的使命
一、实践意义:破解边境民族乡村振兴现实困境
二、理论意义:创新边境民族乡村振兴认知思维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和辨析
一、乡村振兴
二、共建共治共享
第四节 相关论题的研究述评:一个批判性的视角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动态
三、研究现状反思
第五节 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实证化路径
一、理论联系实际
二、历史和逻辑相统一
三、跨学科研究
四、实证研究方法
五、文献研究法
第六节 研究思路和分析框架:一种新的分析维度
一、研究思路
二、分析框架
第七节 创新点及不足
一、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理论溯源:马克思主义农村发展理论意蕴诠释
第一节 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农村发展理论述要
一、马克思恩格斯:坚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主张“合作劳动”为主的农村发展理论
二、列宁:坚持“以人为本”,倡导“合作社”为主的农村发展理论
第二节 理论发展:中国共产党人的农村发展理论成果及创新
一、毛泽东:坚持“为人民服务”,主张“社会化大生产”为主的农村发展理论
二、邓小平:坚持“有利于人民”,倡导“两个飞跃”为主的农村发展理论
三、江泽民:坚持“人民为主体”,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主的农村发展理论
四、胡锦涛:坚持“以人民为本”,倡导“依靠亿万农民”为主的新农村建设理论
五、习近平:坚持“人民为中心”,强调“让农民平等参与”为主的新时代乡村振兴理论
第二章 现状扫视:边境民族乡村振兴的实然表征
第一节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X边境民族乡村振兴场域
一、民族在云南省边疆地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概况
二、民族在边境自然村:X边境民族乡村概况
三、资料来源及田野调查:行走于边境乡间小路上
第二节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X边境民族乡村振兴环境
一、地理环境:相对封闭却十分重要的地理位置
二、社会环境:“老少边穷”且民族宗教关系复杂
三、国际环境:政治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和渗透
四、教育环境:“打工潮”催生出“读书无用论”
第三节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X边境民族乡村振兴面向
一、组织构成:X边境民族乡村振兴组织体系
二、应然职能:X边境民族乡村振兴职能“应然”结构
三、实然回应:X边境民族乡村振兴机能“实然”回应
四、案例剖析:X边境民族乡村“共建共治共享”模式
第三章 振兴逻辑:边境民族乡村“共建共治”引“善道”,走向“善治共享”
第一节 公共属性:边境民族乡村振兴的“公共”缘起
一、边境民族乡村“产业兴旺”的公共属性剖析
二、边境民族乡村“生活富裕”的公共属性剖析
三、边境民族乡村“乡风文明”的公共属性剖析
四、边境民族乡村“生态宜居”的公共属性剖析
五、边境民族乡村“治理有效”的公共属性剖析
第二节 边境民族乡村振兴“人本理性”的逻辑生成
一、边境民族乡村“共建共治共享”的基本意涵和本质表征
二、边境民族乡村“共建共治共享”的要素、系统
三、边境民族乡村“共建共治共享”的功能特质
四、边境民族乡村“共建共治共享”的生成逻辑
五、边境民族乡村“共建共治共享”的人本理性逻辑
六、边境民族乡村“共建共治共享”的价值取向
第四章 振兴主体:边境民族乡村“共建共治”生“善者”,走向“全民共享”
第一节 边境民族乡村振兴主体的归属认同
一、身份认同:边境民族乡村振兴主体归属认同的基础
二、文化认同:边境民族乡村振兴主体归属认同的核心
三、价值认同:边境民族乡村振兴主体归属认同的统整
第二节 边境民族乡村振兴的主体间性与权责关系
一、调控性共建共治:边境民族乡村振兴“官”的权责
二、自主性共建共治:边境民族乡村振兴“民”的权责
三、协同性共建共治:边境民族乡村振兴“他者”的权责
第三节 边境民族乡村振兴“多元主体”的协同生成
一、边境民族乡村振兴“多元主体”的体系建构剖析
二、边境民族乡村振兴“多元主体”的协同制度生成
第五章 振兴过程:边境民族乡村“共建共治”求“善于”,走向“渐进共享”
第一节 治“穷”:以“产业兴旺”为物质基础的边境民族乡村经济渐进振兴
一、边境民族乡村“产业兴旺”的重要作用
二、边境民族乡村“产业兴旺”的制约因素
三、边境民族乡村“产业兴旺”的实现途径
第二节 治“差”:以“生活富裕”为核心目标的边境民族乡村社会渐进振兴
一、边境民族乡村“生活富裕”的重要作用
二、边境民族乡村“生活富裕”的制约因素
三、边境民族乡村“生活富裕”的实现路径
第三节 治“劣”:以“乡风文明”为重要内涵的边境民族乡村文化渐进振兴
一、边境民族乡村“乡风文明”的重要作用
二、边境民族乡村“乡风文明”的制约因素
三、边境民族乡村“乡风文明”的实现路径
第四节 治“脏”:以“生态宜居”为重大战略的边境民族乡村生态渐进振兴
一、边境民族乡村“生态宜居”的重要作用
二、边境民族乡村“生态宜居”的制约因素
三、边境民族乡村“生态宜居”的实现途径
第五节 治“乱”:以“治理有效”为组织保障的边境民族乡村政治渐进振兴
一、边境民族乡村“治理有效”的重要作用
二、边境民族乡村“治理有效”的制约因素
三、边境民族乡村“治理有效”的实现途径
第六章 振兴效果:边境民族乡村“共建共治”成“善态”,走向“全面共享”
第一节 建于“结果”与“效果”之间:边境民族乡村共建共治的“善态”推进
一、经济共荣:以“产业兴旺”为物质基础的边境民族乡村经济共建共治的“善态”推进
二、社会共享:以“生活富裕”为核心目标的边境民族乡村社会共建共治的“善态”推进
三、文化共融:以“乡风文明”为重要内涵的边境民族乡村文化共建共治的“善态”推进
四、生态共保:以“生态宜居”为重大战略的边境民族乡村生态共建共治的“善态”推进
五、政治共舞:以“治理有效”为组织保障的边境民族乡村政治共建共治的“善态”推进
第二节 建于“私益”与“公益”之间:边境民族乡村“共建共治”关系的“善态”推进
一、私益到公益:边境民族乡村“共建共治”主体间的关系调和
二、共建到共赢:边境民族乡村“共建共治”主体的共同发展
第七章 制度保障:边境民族乡村“共建共治”向“善治共享”的推进
第一节 制度推进机制:边境民族乡村“共建共治共享”的“推进器”
一、“共建共治共享”正式制度的规约和保障
二、“共建共治共享”非正式制度的激励与推进
第二节 合作动力制度:边境民族乡村“共建共治共享”的“动力源”
一、“共建共治共享”的利益激励制度
二、“共建共治共享”的合作博弈制度
三、“共建共治共享”的资源分享制度
第三节 利益协调制度:边境民族乡村“共建共治共享”的“润滑剂”
一、“共建共治共享”利益关系的调节制度
二、“共建共治共享”利益的公平分配制度
三、“共建共治共享”利益的合理补偿制度
第四节 权责明晰制度:边境民族乡村“共建共治共享”的“平衡仪”
一、公共权力制约制度:“共建共治共享”主体权责协调的支配之“力”
二、民主权利规约制度:“共建共治共享”主体权责协同的民主之“手”
第五节 督导评估制度:边境民族乡村“共建共治共享”的“监控器”
一、目标本位共建:宏观统筹层面督导评估制度的“共建共治共享”重心
二、过程本位共建:中观指导层面督导评估制度的“共建共治共享”重心
三、能力本位共建:微观执行层面督导评估制度的“共建共治共享”重心
结论:共建共治共享——新时代边境民族乡村“精准脱贫”,走向“全面振兴”的人本理性抉择
参考文献
[1]提质、共融:大都市近郊乡村振兴的产业经济策略——以乌鲁木齐北部乡村地区为例[J]. 杨犇,栾峰,张引.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8(01)
[2]改革开放40周年:从“共同富裕”到“精准扶贫”的实践与创新[J]. 唐步龙.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2)
[3]当前农村不良社会风气的态势、成因及对策——基于全国200多个村4000多家农户连续3年的调查[J]. 李敏,张利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4]利益相关者理论视域下“共建共治共享”的实践路径[J]. 周进萍. 领导科学. 2018(08)
[5]中国乡村振兴及其地域空间重构——特色小镇与美丽乡村同建振兴乡村的案例、经验及未来[J]. 王景新,支晓娟.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6]乡村振兴、集体经济组织与土地使用制度创新——基于江西黄溪村的实践分析[J]. 陈美球,廖彩荣,刘桃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7]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思想的形成与特点[J]. 李明.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8]未来五年农村振兴的策略与路径[J]. 张宇. 河南社会科学. 2018(02)
[9]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点、发展路径与参与主体[J]. 刘合光.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1)
[10]践行新发展理念 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J]. 胡敏. 人民论坛.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