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毕业设计
论文选题
关于我们
管理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金融证券论文
法学论文
计算机论文
MBA硕士论文
艺术论文
财税论文
公共关系论文
理学论文
工学论文

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新时代,乡村振兴论文提纲

2022-11-03 22:00 687 浏览

新时代乡村振兴问题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视域


摘要:乡村振兴问题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事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全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为此,党中央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全面系统解决关乎国计民生的“三农”问题。推动乡村实现全面振兴,既是一项开启乡村现代化新征程的创世之举,也是百年乡村建设运动中最为伟大的社会实践,对“建设什么样的乡村”“怎样建设乡村”的根本性问题作出了时代回答。在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既是一项重要的实践课题,也是当前学界研究的重大理论课题。本文旨在运用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立场、观点与方法探究新时代乡村振兴问题,尝试对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所关涉的主要理论问题作出考察、分析和探索,力争为新时代顺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理论借鉴与参考。全文共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本部分主要介绍本课题的问题缘起、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与评析并阐述从中获得的研究启示,就核心概念、可能的创新点、研究的重难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等进行论述。第二部分是第一章,即研究乡村振兴问题的理论切入点。本部分主要对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谱系进行梳理,重点发掘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重要内涵,其重要内涵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乡村发展的本质是变革乡村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二是乡村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实现乡村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三是乡村发展的过程既是一个内生动力与外源动力共同发力的过程,也是城乡由对立走向融合的过程;四是乡村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第三部分是第二章,即乡村振兴的历史逻辑和现实基础。本部分主要阐述乡村振兴问题作为一个历史性课题的发展脉络以及实现乡村振兴的现实基础。乡村发展在不同历史阶段呈现出来的不同景象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在具体历史时段的生动体现。实现乡村的现代化既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近代以来,推动中国乡村实现现代化作为民族救亡图存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许多仁人志士奋力追求的目标。新中国建立后,实现乡村现代化问题成为了亟需解决的历史性课题。历经70余年发展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40余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具备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现实基础,而推进乡村在新时代实现全面振兴则具有了现实可能性。第四部分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包含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主要从中观层面论述乡村振兴进程中传统性与现代性、内生动力与外源动力、城市与乡村、乡村振兴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其一,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是在继承既有的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基础上实现乡村的全面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传统性和现代性两种性质始终处于矛盾运动状态,成为乡村振兴过程中不可回避的两种张力,这种张力可以看作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在传统和现代两个维度上的不同体现,既表现为现代对传统的批判继承,又表现为现代从传统中生发、传统映射出现代的不足,还表现为现代以渐进方式将传统融入现代。其二,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是内生动力和外源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既需要培育内生动力,也需要输入外源动力。这两种动力是推动乡村社会快速发展进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力量源泉,二者共处于同一个矛盾体中,既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通过建立健全乡村振兴外源动力与内生动力共同发力的体制机制,把二者有机统一起来并使其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合力。其三,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是一个重塑城乡关系的历史过程。推动乡村振兴为重塑新型城乡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契机,重塑新型城乡关系则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客观要求。城乡关系从城乡对立走向城乡融合发展,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要求。城乡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进程中重塑城乡关系的必然选择,采取有效举措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则是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的主要内容。其四,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直接目标是促进农村全面进步、农业全面升级和农民全面发展。在这一进程中,要始终坚持好人的全面发展原则,既要将这一原则贯穿乡村振兴全过程,也要把这一原则作为评价新时代乡村振兴实际效果的根本尺度。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研究视角上的创新。本课题以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为视域研究新时代乡村振兴问题,为理解新时代乡村振兴问题提供了全新视角。二是研究内容上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其一,阐清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逻辑与现实基础;其二,系统阐发乡村振兴进程中必须处理好传统性与现代性、内生动力与外源动力、城市与乡村三大关系;其三,深入分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农民的全面发展,探究人的全面发展的渐进提升对乡村振兴的反作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新时代;乡村振兴;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缘起

    二、选题依据

        (一)理论依据

        (二)实践依据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价值

    四、研究综述

        (一)关于乡村振兴的研究现状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代表性研究成果

    五、问题评析与研究启示

        (一)研究问题评析

        (二)问题研究启示

    六、核心概念

        (一)农村与乡村的辨析

        (二)乡村与城市的关系

        (三)核心话语转变的内涵

    七、创新之处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可能的创新之处

        (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八、研究的重点难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一)研究的重点难点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线

第一章 作为研究视域的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谱系

        一、马克思恩格斯乡村发展思想的确立

        二、列宁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苏俄化”改造

        三、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历史性贡献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重要内涵

        一、乡村发展的本质:变革乡村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二、乡村发展的基本趋势:实现乡村社会的现代转型

        三、乡村发展的动力机制:内生动力与外源动力的共同发力

        四、城乡关系的新趋向:城乡发展由对立走向融合

        五、乡村发展的根本目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章 乡村振兴的历史逻辑和现实基础

    第一节 乡村振兴的历史逻辑

        一、实现乡村振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历史性课题

        二、新中国成立后乡村发展的新突破和新变化

        三、改革开放以来乡村发展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

        四、实现乡村振兴成为历史“遗留”问题

    第二节 推进乡村振兴的现实基础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振兴乡村提出新要求

        二、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对振兴乡村提出新任务

        三、从“三步走”到“两步走”对振兴乡村作出新部署

第三章 乡村振兴进程中的传统性与现代性

    第一节 乡村现代化进程中的传统性与现代性

        一、乡村现代化进程中的传统性

        二、乡村现代化进程中的现代性

        三、乡村现代化进程总趋势:由传统性主导向现代性主导转变

    第二节 乡村振兴的基本理路:由传统型乡村转变为现代型乡村

        一、乡村振兴道路的实质是“三农”的现代化之路

        二、消除阻滞乡村振兴进程的传统性因素

        三、合理利用现代文明成果推进乡村振兴

        四、乡村全面振兴是乡村从传统到现代转型的完成

    第三节 乡村振兴进程中传统与现代的辩证统一

        一、继承乡村传统人文精神与形塑乡村现代人文精神的统一

        二、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与建设乡村现代文化体系的统一

        三、利用乡村独特的传统文化资源禀赋建设现代美丽乡村

第四章 乡村振兴的外源动力与内生动力

    第一节 推进乡村振兴的外源动力

        一、经验借鉴:推进乡村振兴的他山之石

        二、政策倾斜:推进乡村振兴的政治力量

        三、资本下乡: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

        四、科技参与: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杠杆

        五、人才引进:推进乡村振兴的智力支撑

    第二节 推进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一、培育主体: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源泉

        二、发掘资源:发挥参与乡村振兴的本土优势

        三、乡村治理:培育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重要手段

        四、深化改革:培育乡村内生动力的关键举措

    第三节 乡村振兴需要外源动力与内生动力共同发力

        一、实现乡村振兴外源动力和内生动力的辩证统一

        二、建立健全乡村振兴外源动力与内生动力共同发力的体制机制

第五章 乡村振兴进程中的城乡关系

    第一节 解决城乡发展失衡问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任务

        一、解决城乡发展失衡问题的历史脉络

        二、新时代是解决城乡发展失衡问题的“历史关口”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解决城乡发展失衡问题提供历史契机

    第二节 重塑新型城乡关系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客观要求

        一、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增强城市对乡村的反哺能力和辐射作用

        二、重塑新型城乡关系事关乡村振兴事业全局

        三、构建城乡发展命运共同体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目标

    第三节 城乡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进程中重塑城乡关系的必然选择

        一、城乡融合发展的现实基础

        二、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环节

        三、推进城乡产业经济的融合发展

        四、推动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优化配置

        五、统筹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实现均衡配置

第六章 乡村振兴与人的全面发展

    第一节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根本目的

        一、实现人的解放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基本目标

        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推进乡村振兴的价值旨归

        三、推进乡村振兴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基础、条件和动力

    第二节 逐步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助于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前提

        二、逐步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乡村实现全面振兴提供持续动力

    第三节 乡村振兴进程中必须坚持人的全面发展原则

        一、把人的全面发展原则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全过程

        二、乡村振兴实际效果的评价应坚持人的全面发展原则

结语

参考文献


[1]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图景[J]. 胡祖才.  求是. 2019 (14)

[2]异质性资源禀赋、分类治理与乡村振兴[J]. 于水,王亚星,杜焱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3]改革开放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再研究[J]. 陈锡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1)

[4]乡村振兴战略的三产融合路径:逻辑必然与实证判定[J]. 陈学云,程长明.  农业经济问题. 2018(11)

[5]乡村治理40年[J]. 贺雪峰.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6)

[6]新时代新农村建设的困境与对策[J]. 杨文圣.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7]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理论探讨、机理阐释与实现路径[J]. 何仁伟.  地理研究. 2018(11)

[8]中国乡村治理四十年变迁与经验[J]. 马池春,马华.  理论与改革. 2018(06)

[9]日本乡村振兴政策体系演变与借鉴[J]. 李思经,牛坤玉,钟钰.  世界农业. 2018(11)

[10]农村社会结构变迁四十年:1978—2018[J]. 贺雪峰.  学习与探索. 2018(11)


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 新时代 乡村振兴论文提纲
相关内容
相关推荐